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近日,徐州市2023年職業教育辦學成果展示暨勞模工匠產業導師“薪火工程”啟動儀式在江蘇模特藝術學校舉行,政、行、企、校共同推動徐州市職業教育高質量改革發展。
(相關資料圖)
聘任儀式
聘任工匠勞模擔任產業導師
光榮的勞模精神、精湛的工匠技藝是新時期產業工人的鮮明特質,根據《勞模工匠產業導師“薪火工程”實施方案》,徐州立足區域產業發展,遴選認定有高超技藝、實踐經驗、奉獻精神的勞模工匠到職業院校兼職任教擔任產業導師,頒發任教聘書、明確教學任務、建立長效機制,形成服務徐州職業教育發展、促進產業技能人才建設的勞模工匠產業導師資源庫。
孟維、劉文生等19位工匠勞模被聘任為2023年徐州市首批勞模工匠產業導師,實際參與指導青年教師和學生實習實訓、生產實踐和科技創新;孟維、駱婷、劉小林等15位同志被聘任為第二批徐州市“勞動工匠進校園思政教師進企業”宣講團成員,市、縣聯動開展“雙進”活動不少于100場。
應急救援演示
首批徐州市勞模工匠產業導師孟維,是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技能工藝師、數控加工特級技師、高級工程師;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2022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獲得者。20年來,孟維破解了高強鋼加工工藝、起重機核心零部件中心回轉體加工等諸多難題,發明了“孟維滑輪操作法”等177項先進的數控加工方法,在中國工程機械核心零部件加工領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產權的核心技術優勢。孟維說:“我的成長過程中師傅的作用舉足輕重,他引我入門、助我成長、給我方向、為我護航。我們師徒之間,既是技藝、學識的傳輸也是為人、品德的授予。我的成功源自師傅的教誨,所以,當市總工會安排我擔任職業院校勞模工匠產業導師時,我非常高興。我一定將師傅曾經給我的寶貴財富再繼續”
“薪火工程”啟動后,徐州將利用三年時間,遵選認定100名勞模工匠產業導師;協同建設10個勞模工匠導師孵化站,30個勞模工匠導師校園工作室;擇優實施100項校企協同攻關項目;每年培育選樹一批市級和縣(市、區)級工匠人才,有效化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資源型短缺”,依托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新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專業化職業教育體系,帶動技能人才隊伍梯次發展。
省賽一等獎學生將被命名為“未來工匠”
為鼓勵徐州職業院校加快人才培養,自 2023 年起,在省級以上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的選手,將被市總工會、市教育局聯合命名為徐州市職業院校“未來工匠”。
今年,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 3 所高職院校、江蘇省徐州市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 3 所中職學校和徐州機電工程學校等2所技師學院的26名學生獲此殊榮。他們的出色表現使徐州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成績連續 15 年位列蘇北第一。
美發造型展示
啟動儀式上,對獲此殊榮的26名學生進行表彰。葉道平,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裝飾20—1班學生,在2022年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土木建筑類“建筑裝飾技術應用項目”中榮獲一等獎,被評為首批徐州市職業院校“未來工匠”。“作為新時代職業學校的學生,致力于成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和‘建筑工匠’是我們的使命。”回憶備賽經歷,葉道平說,我們團隊4個人,在沖擊省賽的一年時間里,沒有過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期,除了吃飯、睡覺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模擬訓練。備賽過程是枯燥乏味的,技術分析改進是困難艱巨的,但正是在這種捶打淬煉中我們笑到了最后。未來,一定會秉承“敢啃硬骨頭”的精神,勤學苦練、踏實工作,認真學習勞模工匠的精湛技藝和工匠精神。
現場,還為獲得徐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特別貢獻獎的江蘇省銅山中等專業學校、江蘇省豐縣中等專業學校、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學校頒發獎牌。這三所中專校,是我市職教高考的領頭羊和生力軍,他們讓一批批中考失意的孩子圓了“大學夢”,讓職教高考為學生成才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展示區
技能,讓生活更美好
從2015年起,國家將每年5月的第二周設定為“職業教育活動周”,至今已連續 9 年。今年職教周活動的主題是“技能:讓生活更美好”。此次徐州市2023年職業教育辦學成果展示也是2023年職業教育活動周系列活動之一。
啟動儀式結束后,來自全市多所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的學生結合自身專業特色,通過展板、展位、技能展演、便民服務等豐富形式,生動全面地展示了全市職教發展成果。“我們汽修專業的學生經過學習,蒙住雙眼也能夠準確拆卸、安裝車輛變速器。”在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展示臺前,20級技師班學生李慶志現場展示了“蒙眼拆裝變速器”,一陣“叮叮當當”,不到2分鐘,整體的變速器在他手里被拆成了數十個零件;拆完后,他又迅速地靠著摸索,把零件一個個都裝了回去,還原成一個變速器,整個過程費時大約5分鐘。
李慶志說,變速器拆裝是汽車維修專業中級工階段典型性技能操作,盲拆變速器,可鍛煉我們技能操作熟練度,從而達到手、眼、耳配合度提升,強化感觸訓練,從而達到觸摸識物的水平。
服裝表演
江蘇模特藝術學校帶來的服裝表演、梆子戲表演,讓現場參觀人員享受了一場視覺盛宴。徐州開放大學的“老年照護技能展示”、徐州高等師范學校的“嬰幼兒保育技能展示”聚焦一老一小,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嬰幼兒照護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讓生命周期的兩端得到更多呵護。
在江蘇省徐州市張集中等專業學校展位前,學生展示了烹飪基本功,將豆腐切絲變成菊花。“切菊花豆腐時刀要直、手要穩,并且中間不能停頓,需要一氣呵成,很考驗刀功。”現場一位學生表示。
“十四五”末實現“縣縣有高職”的目標
當前,徐州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和職教擴容提質的關鍵期。推進職業教育跨越發展是當前的重點工作,到“十四五”末,確保每個縣(市)都建成一個五年制高職辦學單位,實現“縣縣有高職”的目標,鞏固淮海經濟區職教中心地位。
頒發證書
其次,開展市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試點,以產業園區為基礎,打造一批產教聯合體,聚焦“343”創新產業集群布局職教資源,瞄準新業態、新技能、新崗位設置新專業,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開展產教融合型企業評選,在職業院校建設產業學院、現代化特需專業群,組建勞模工匠校園工作室,培育校企協同科研轉化項目。
第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打造職教名校、培育職教名師,建設一批規模效益兼具的優質專業群。實行校企聯合招生,開展委托培養、訂單培養和現代學徒制培養,引導更多優秀學子報考職業院校。圍繞建設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行企校聯手研制人才培養方案,推動教學與生產融合,讓廣大職校生盡快成長為大工匠,在徐就業創業服務地方發展。
“數”說職教
去年新增學位1萬個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圍繞“建設產業強市、打造區域中心”,全力推動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去年以來,全市新增校舍32.7萬平方米,新增學位1萬個;4所“領航計劃”學校超額完成建設任務,新創建省優秀中職校6所、優質專業16個,開放大學、沛縣中專、睢寧中專獲批五年制辦學單位;技能大賽優勢地位進一步鞏固,在省技能大賽上榮獲26個一等獎,連續15年保持蘇北第一;職教高考實現新突破,今年本科上線200多人,中高本銜接、多元化辦學、高質量發展的職教格局初步形成。2020年、2022年兩次被省政府表彰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設區市。
記者 李小委 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