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上的江蘇”主骨架基本形成,千噸級干線航道里程、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數等指標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9個運輸機場布局全面落地……5月30日,江蘇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了省政府關于交通強省建設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被列入全國交通強國建設第一批試點單位以來,江蘇持續改革探索,努力把區位優勢轉化為交通優勢、競爭優勢,奮力跑出了交通強省建設加速度。
(資料圖片)
東部機場集團/圖
“筋骨”更加健壯,基礎設施規模全國領先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交通基礎設施是交通強省建設的基礎,更是支撐全省經濟發展的“筋骨”。報告指出,全省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運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規模和效率全國領先。
目前,全省高鐵總里程已從“十二五”末全國第14位躍升至全國前列,達到2218公里,12個設區市通高鐵、設區市全部通動車,“軌道上的江蘇”主骨架基本形成。我省正持續推進國家“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在境內落地,徐宿淮鹽鐵路、連淮揚鎮鐵路、滬蘇通鐵路一期等相繼建成投運,滬寧沿江高速鐵路(南沿江)、寧淮城際鐵路等項目開工建設。
作為江蘇的傳統優勢,高速公路已實現“縣城通”及10萬人口以上城鎮全覆蓋,總里程達到5087公里,普通國省干線一級公路占比全國最高。“四好農村路”加快建設,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村公路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全覆蓋。
座座大橋飛架南北,長江天塹變通途。全省過江通道加快建設,累計建成18座、在建9座。與此同時,“水運江蘇”底色更加鮮明,“兩縱五橫”骨干航道初步形成,長江江蘇段12.5米深水航道全面建成,京杭運河、連申線蘇北段、淮河出海航道(紅山頭-京杭運河段)、鹽河等10條通江航道基本建成達標,全省千噸級干線航道里程(2488公里)、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數(560個)等指標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航空方面,全省9個運輸機場布局全面落地,實現地面交通90分鐘車程覆蓋全部縣(市)。南京祿口機場實現雙跑道雙航站樓聯合運行。
技術更加先進,多個“首創”擦亮江蘇名片
強國之強,必有交通之強;交通之強,必仰靠于科技之強。建成全國首家智能商用車領域國家級檢測中心、出臺全國首個交通運輸領域新基建行動方案……江蘇依靠科技創新賦能交通強省建設,涌現出多個“首創”。
五峰山長江大橋 強國拍客朱武江/攝
圍繞智慧交通建設,我省建成面向未來的五峰山新一代高速公路、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智慧隧道等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水運方面,蘇州港太倉港區集裝箱四期碼頭建成全國內河及長江流域首個自動化碼頭,全省已建成2500公里內河干線航道電子航道圖,并啟用全國首個內河船舶手機導航系統。智慧城市交通方面,路況、公交、停車信息可在指尖實時查詢,市民出行更便捷。治理方面,在全國率先建成智慧路網云控平臺、省市縣一體化交通綜合行政執法系統等。
著力建設綠色交通,我省成為全國首個高分通過交通運輸部驗收的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示范省。南京、無錫、昆山等11個城市獲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評定為綠色出行創建達標城市,數量位于全國前列。
聚焦平安交通建設,我省不斷提升基礎設施本質安全水平,率先建成海江河全覆蓋的港口安全監管信息平臺,實現全省危險貨物港口經營人、碼頭、儲罐全覆蓋;率先推廣應用主動安全智能防控系統,實現全省4.2萬輛“兩客一危”車輛全覆蓋。
品質更加優化,運輸服務質效不斷提升
交通是發展的先行官,服務保障是交通建設的鋪路石。報告指出,江蘇加速構建“高品質出行圈”“高效快貨物流圈”,不斷提升綜合交通運輸服務質效。
加快構建便捷高效的海陸空運輸大通道,我省重要貿易國家和地區民航通達率達到80%。目前,中歐班列穩定開行的線路覆蓋歐洲17國20多個城市、中亞5國近50個城市、東南亞6個城市,近80個國際站點。沿海沿江港口累計開辟近遠洋集裝箱航線89條。2022年,全省首家本土貨運航司江蘇京東貨運航空有限公司正式投入運營。推動運輸結構調整,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補助政策,開展南京、無錫、徐州、蘇州等4個運輸結構調整示范市創建。
客運方面,我省航線恢復步伐明顯加快,目前全省在飛國際(地區)客運航線22條。城際鐵路客運服務更加便捷,長三角核心區(滬寧杭)形成“1小時高鐵圈”,基本實現省內設區市到南京2小時通達、設區市之間2.5小時通達。南京南站、蘇州站等大型綜合客運樞紐實現鐵路與地鐵單向安檢互信,南京至句容線與南京地鐵線網之間實現“一次付票款、不出站換乘”。
城市交通和鎮村交通加快發展,公共交通滿意度得分連續三年位列全國第一。已有6個城市建設地鐵,位居全國首位,運營里程682公里。城鄉區域交通運輸協調發展水平提升,率先基本實現全省鎮村公交全覆蓋。
但總體上看,我省交通運輸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報告提到,我省已于2021年與交通運輸部簽訂共建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合作框架協議,成為全國唯一的部省共建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省份。下階段,將全面對照《交通強國江蘇方案》等明確的目標,統籌推進交通強國試點和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建設,進一步加快交通強省建設步伐。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 記者 苑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