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最熱的除了空氣,還有彌漫在大街小巷的“反詐”風——最近反詐的風又吹進校園。自無錫市公安局部署“心盾”“天網”兩大專項行動以來,公安內保部門牽頭組織全市內保部門主動占領大中專院校陣地,迅速開展“心盾2023”校園反詐宣傳新攻勢,在無錫校園中掀起一股反詐“心浪潮”。
構建警校“一體化”反詐聯盟
反詐工作不是公安機關的“一家之言”,群防群治才是解題思路,內保部門加強與其他職能部門溝通對接,凝聚共識,搭建全市警校“一體化”反詐聯盟。
(資料圖片)
全市公安內保部門聯合教育部門制定了《市教育局關于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心盾2023”反詐宣傳活動的通知》,明確工作目標、措施和要求,推動校園反詐宣傳工作落地落實。同時,內保部門與相關院校建立健全定期會商研判機制,共同研討常發案件類型、被騙群體特征等,落實推進反詐宣傳各項措施,營造無詐校園建設氛圍,推動全市15所高校和504所中小學,在校園網開辟反詐宣傳欄,共筑校園“反詐”防火墻。
公安機關走進無錫學院、省錫中等十余所高校和中學,開展了多場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反詐專題課和宣講活動。截至目前,警方已在全市教育領域組織開展200余場各類宣防活動。
隨著反詐宣防“心盾”行動的不斷推進,內保部門牽頭各縣(區)公安機關主動占領校園宣防陣地,搭建全市警校反詐聯盟,用心、傾心、盡心,不斷開展宣傳工作,推動校園反詐無死角。
做好校園“全覆蓋”反詐宣傳
4月24日上午,無錫市公安局內保支隊、惠山公安分局聯合教育部門在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開設了一場千人反詐宣講課,從認識詐騙到了解危害、從識別類型到防范提醒,通過案例剖析、套路講解,切實提高師生的反詐識騙本領。反詐宣講課以校園電視直播的形式推送至各教室,覆蓋全校3500余名師生。
“我們創新推出了‘七個一’舉措,例如制作一份反詐學習資料、組織一次反詐測試等,明確細致地下發任務,方便院校來參與反詐宣防工作。”內保支隊民警介紹了校園反詐的工作目標,他們將以簡單高效的方式在全市各級各類學校中開啟全覆蓋、全方位、深層次、有溫度的反詐宣傳攻勢。
師生、家長群體不僅僅是反詐宣防的受眾,還應該是反詐主力軍。多個高校成立反詐宣講員和志愿者隊伍,充分發動師生員工,尤其是學生黨(團)員、入黨(團)積極分子,落實專門培訓,打牢校園反詐根基。用好家校聯系群、班級群、教師群等平臺,每旬發布反詐宣傳知識,緊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規律及其特征,揭露電信網絡詐騙手段,最大限度提高師生防騙能力。
織牢群體“精準式”心盾防線
在開展反詐宣傳“大水漫灌”的基礎上,注重“精準滴灌”,內保部門針對師生群體分析研究易被騙的手法,靶向性、針對性地開展反詐宣講,將系科類、班隊級等“小班化”宣講作為重點,讓受宣師生將防騙反詐真正入腦入心,筑起防騙反詐的“心盾”。
突出融入性,利用錯時走訪,深入各學校食堂、宿舍,圍繞常見的投資返利、貸款、刷單、冒充客服退款等案例,內保部門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師生講解如何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現場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樹立反詐安全意識。
針對當前在校學生群體網上活動頻繁、社會閱歷淺、容易受騙的特點,內保部門梳理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真實案例,與現場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讓學生真實感受如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之前感覺詐騙離自己很遙遠,沉浸式體驗后,感覺非常震撼”,江陰職業技術學院張同學感慨。
活動開展以來,內保部門開展以案警示15場次、現場連線6次,受教育學生達15000余人。對近期發生個別院校學生被騙案件,內保部門組織開展復盤倒查,研判分析被騙的原因,深入查找反詐防騙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以案警示、以案釋法,提升校園反詐工作實際效能。(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