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30日,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天崗湖鄉王集社區組織人員在“共享廠房”前舉行分紅儀式。據介紹,天崗湖鄉有5個村建有“共享廠房”,村集體每年獲取租金180萬元,有1200多位村民從中受益。天崗湖鄉通過建設“共享廠房”多方獲利,是泗洪縣如火如荼推進“共享廠房”建設實現強村富民的一個縮影。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泗洪縣發現當地鄉鎮不同程度存在經濟富裕村(居)往往有錢沒地,而經濟薄弱村(居)則是有地沒錢的現象。從去年開始,泗洪縣動員鄉鎮積極推進村(居)、企業、政府多方聯動建設“共享廠房”,解決土地、資金瓶頸等制約鄉村振興問題。
“共享廠房”讓鄉村資源“活”起來。金鎖鎮金鎖居委會有個養殖場廢棄多年,鎮里牽頭協調12個村(居)賬面上閑置的210萬元,在拆除廢棄養殖場后建成了41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租給企業使用。在泗洪縣,通過類似“眾籌”方式,一共有48處鄉鎮閑置土地建設成了“共享廠房”,成功招引50多家企業落戶生產,總投資達24.5億元,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共享廠房”讓集體經濟壯起來。據介紹,“共享廠房”增加集體經濟收入主要是依靠租金、入股分紅、稅收返還等,因此在建廠之初就約定集體分成比例。龍集鎮濱湖居委會整合零散村落,擠出60多畝建設用地。居委會以土地折價入股,建成了17000平方米廠房租給企業使用,集體獲得稅收返還和租金超過100萬元。去年,全縣“共享廠房”增加村(居)集體經濟收入900多萬元,助力17個村(居)年收入達30多萬元。至此,全縣330個村(居)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過市定的30萬元標準。
“共享廠房”讓農民腰包鼓起來。“廠房建在家門口,步行上班樂悠悠……”魏營鎮澗北社區農民張孝玉逢人就夸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據介紹,全縣“共享廠房”帶動了3000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月收入4000元左右。“共享廠房”不僅可以讓村(居)集體獲得稅收返還和租金,還讓當地村民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并且搬遷的村民以宅基地使用權入股,流轉土地租金加入股分紅每年可達每畝1500元左右,實實在在地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此外,“共享廠房”還拉長了縣鄉工業產業鏈,通過推動產業疊加發展,鞏固拓展了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落戶“共享廠房”的50多家企業生產的產品,已成為泗洪縣經濟開發區和鄉鎮工業園企業上下游配套產品,直接推動全縣工業主導產業全鏈條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泗洪縣已建設“共享廠房”22.6萬平方米。為了讓“共享廠房”釋放更大效應。前不久,泗洪縣出臺了《泗洪縣“共享廠房”入股及收益管理辦法》等制度文件,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了入股分紅、建設模式、風險管控等具體內容。未來,“共享廠房”有望在鄉村長成“小巨人”,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水”,迸發出鄉村發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