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 長三角合力構建科創共同體

2023-06-01 17:08:01 來源:交匯點

打印 放大 縮小

長三角是全國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近5年來,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在科技自立自強上鍛長板、補短板,聯合開展攻關、共建創新平臺、攜手開放創新、共享科技資源,積極營造沒有圍墻、共謀創新的高效協同創新生態,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不斷取得成效,成為推動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硬核驅動力。


(相關資料圖)

扎根長三角,面向全世界。圍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江蘇正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技術創新和高端產業的發展當好“開路先鋒”、做好“助推引擎”。

聯合攻關,

突破核心技術“命門”

“某企業負責顱內手術導航軟件開發,某研究所負責人工智能手術動態評估,我們負責整機集成和硬件設備的研發與產業化。”蘇州博思得電氣有限公司研發總監范聲芳告訴記者,公司已聯合長三角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承擔了國家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創新任務,目前正在取長補短、共同攻關關鍵核心技術,未來有望克服腦膠質瘤治療手段單一、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等缺點,為無法耐受開顱手術、放療化療的患者提供治療方案。

近年來,我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格局,通過聚焦產業需求、協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2022年,我省主動承擔國家任務,牽頭聯合滬浙皖單位實施“中紅外光譜氣體檢測和成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等4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推動長三角地區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強強聯合、協同創新,需要探索符合實際、精準高效的聯合攻關機制。去年,科技部會同三省一市人民政府共同印發《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合作機制》,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兩大領域,以“揭榜掛帥”方式試點啟動實施首批攻關項目,初步實現部省聯動、資金聯合、管理聯通。其中,我省行業骨干企業牽頭聯合之江實驗室、浙江大學、上海中車艾森迪海洋裝備等單位共同實施的3個項目獲批立項,總投入達1.8億元,居三省一市首位。

布局跨區域聯合攻關,我省還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圍繞集成電路、智能機器人、高溫合金等領域,支持思必馳、亨通光纖等省內優勢企業聯合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高校院所,2022年共同實施24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聯合突破了高質量大尺寸氮化鎵材料制備、全鏈路語音交互技術等一批關鍵共性技術。

平臺共建,

打造高水平創新基地

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是高水平創新成果的“搖籃”。為打造長三角區域科技創新核心引擎,2021年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揭牌,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作為核心力量參與該中心建設,和上海長三角技術創新研究院實行一體化運行管理,全面推廣江蘇產研院改革經驗。

“最近一家上海企業提出精密測量方面的技術需求,我們幫忙對接蘇州某研究所,雙方已形成合同科研項目。”江蘇產研院副院長、長三角國創中心主任助理郜軍說,長三角科創一體化的關鍵是要推動創新資源實現更大范圍流動,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我們正在有序對接長三角區域的需求,尤其是江蘇和上海的需求,探索符合長三角發展實際的科技創新方式方法。”

在長三角,重大科技平臺正在進一步發揮輻射作用。紫金山實驗室正式開通全球首個廣域確定性網絡,為長三角一批高校院所、科技企業提供網絡技術和應用創新試驗服務。未來網絡試驗設施“一總三分”管控中心建設,已完成包含南京、合肥、上海、杭州等40個節點的光傳輸網絡建設,實現了核心節點全覆蓋。為協力提升產業技術創新水平,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長三角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產業技術創新平臺,上海交通大學海安研究院等一批跨區域的新型研發機構,也正在加快建設。未來,我省還將推動紫金山實驗室、太湖實驗室、鐘山實驗室等承擔更多戰略任務,支持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在長三角區域的深度合作,協同打造戰略科技力量矩陣。

攜手開放,

拓展國際合作“朋友圈”

以開放創新之姿,長三角充分集聚全球高端科技資源,積極推動技術對接與合作、推進國際大科學計劃、共辦國際科技交流活動,國際合作“朋友圈”越來越大。

位于上海的麻省固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SES),是全球領先的先進電池研發企業。“他們進入中國后希望開發出一款Avatar電池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平臺,收集電池芯研發、測試和制造階段產生的數據,實時監控電池應用狀態。”江蘇集萃蘇科思科技有限公司商務主管曾旭說,通過江蘇產研院這一“技術紅娘”,SES聯系到蘇科思,獲得了開發設備數據采集平臺的支持。得益于此,SES加快了電池研發,Hermes和Apollo兩大產品預計于2025年推向市場。

長三角多家單位深度參與推進中國科學家提出和主導的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為全球地學工作者服務的在線科研平臺已上線運行。

2022年,由科技部、江蘇省政府共同主辦,首次由滬浙皖科技部門協辦的“中國·江蘇第八屆國際產學研合作論壇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成功舉辦。大會以“開放創新長三角·共同發展新機遇”為主題,吸引了來自50多個國家的1000多家中外機構線上線下同步參與,舉辦國別專場交流對接活動10場,創歷年新高。

結盟共享,

盤活優勢科技資源

長三角區域創新要素齊、創新網絡密、創新濃度高。為充分盤活區域內科技創新優勢資源,近年來,三省一市聚焦資源共享,在優勢互補中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長三角一體化協同創新生態持續優化。

自2021年初開展長三角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以來,無數中小企業通過共享區域科技資源開展創新創業。2022年,三省一市又共同制定印發《關于促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券發展的實施意見》,新增遴選長三角地區148家創新券服務機構入駐江蘇省科技資源統籌服務云平臺,為企業提供檢驗檢測、儀器共享等服務,蘇州吳江、相城兩個試點區域超550家企業申領使用長三角科技創新券,兌付金額超800萬元。

探索科技合作模式的“最大公約數”,長三角地區高端創新資源正在加速“結盟”。2021年長三角種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南京國家農高區舉行成立儀式,這是全國首個區域性種業創新“朋友圈”,2022年省科技廳支持該聯盟啟動實施19項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集三省一市最頂尖農業種業專家的力量,聚焦育種短板和“卡脖子”技術進行聯合攻關。今年年初,長三角科研院所聯盟在上海成立,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紫金山實驗室、太湖實驗室等積極參與聯盟組建,加強與“盟友”科研院所的信息共享和跨領域交流,強化區域協同創新。

為推進跨區域成果轉移轉化,去年我省牽頭舉辦了長三角科技成果轉化一體化論壇,與滬浙皖共同建設長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聯盟,完善長三角一體化技術交易市場網絡。2022年,我省向滬浙皖輸出的技術合同超9300項,成交額超307億元;吸納滬浙皖的技術合同超8700項,成交額超830億元。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蔡姝雯 張宣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萌白酱在线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成人乱码一在线| 制服丝袜日韩欧美| 高清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juy031白木优子中文字幕|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俄罗斯小小幼儿视频大全| 美女一级免费毛片| 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免费黄色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www.五月婷|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se94se欧美综合色| 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韩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高清| 俄罗斯精品bbw|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观看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男人j进女人p免费动态图| 公在厨房对我猛烈进出视频 |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蜜桃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手机看片福利日韩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