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潔 夏晨希
【資料圖】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2023常州非遺造物節在新北區薛家中心廣場舉行。非遺文創手作、非遺技藝體驗、非遺曲藝展演以融合創新的方式齊聚一堂,打造一時一趣、一步一藝的沉浸式非遺潮流矩陣。
古老的非遺在時尚與原創的加持下呈現獨特魅力,吸引不少市民駐足欣賞。
非遺資源多彩豐富
在此次非遺嘉年華市集上,常州30多位各領域的非遺傳承人欣然赴約。亂針繡、金壇刻紙、留青竹刻、孟河斧劈石盆景、烙畫等匠心獨運的手作,以其驚為天人的工藝和民俗魅力,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青睞;常州蘿卜干、大麻糕、豆炙餅、薛家角粽、焦溪糍團、青果巷蝦餅、常州黃酒等大名鼎鼎的非遺美食攤位前,更是人頭攢動。
非遺舞蹈:調犟牛
常州地處長三角“魚米之鄉”中心,悠久的歷史與豐饒的物產,孕育了富足的非遺資源。這些非遺項目與百姓生活密不可分,是歲月沉淀凝結的智慧結晶,被賦予了美和生命。
在常留學生體驗非遺項目:金壇刻紙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常州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5年正式啟動非遺保護工程以來,歷經10多年艱辛努力,保護、傳承成績斐然。據悉,目前全市已有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項目1個、國家級項目14個、省級項目53個、市級項目190個。常州文旅每年都組織舉行上百場與非遺相關的活動。
非遺與旅游雙向奔赴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常州一直致力于挖掘非遺的時代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創新創設主客共享、有質感、有意趣的非遺體驗場景,以“非遺+旅游”為抓手,推動項目產業融合,實現非遺為旅游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旅游為非遺活態傳承培土護根。東方鹽湖城、南山竹海先后被評為“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省級示范項目,便是最好的范例。
金壇茅山東方鹽湖城
位于金壇茅山的東方鹽湖城自開園就堅守“文化賦新、傳統見新”的初心,吃非遺、玩非遺、賞非遺、學非遺、購非遺的集群式傳承模式,讓非遺在景區真正“活起來”。景區內引入國家級非遺項目6項、省級非遺項目5項、市級非遺項目7項,并與金壇刻紙非遺傳承人楊兆群、直溪巨龍非遺傳承人歐陽洪福等一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常態化合作,搭建非遺文化交流、非遺技法展示、非遺創意碰撞的平臺。
景區內20余座以非遺為主題的文化展館,組成龐大的體驗式旅游文化博物館群;國風大典等大型品牌活動期間,好看的非遺藝術品、美味的非遺美食、可玩的非遺體驗,成為年輕游客的熱門打卡項目;在元宵、春節、中秋等傳統佳節,將鐵水舞龍、雜技舞中幡等非遺演藝搬至景區舞臺,打造“非遺鬧元宵”等品牌活動……
非遺傳承多元創新
當下,常州非遺傳承以多元發展、融合創新為主旋律,聚焦青年人群體,借助一切可以傳播的方式搭建展示展演展陳舞臺,勾畫常州風情,傳播常州故事,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常州看非遺、賞民俗、品文化、尋歷史。
非遺潮玩節
3年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常州梳篦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省工藝美術大師邢糧在抖音平臺開設“邢糧木藝旗艦店”,當年銷售額超過1200萬元,目前擁有14萬粉絲,大多數是年輕人。不久前,邢糧與常州文旅推廣大使、常州籍演員高葉一起完成了家鄉代言宣傳片的拍攝。
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在近園和半園,一場以山水花木為幕、以亭臺樓榭為臺的實景版錫劇《珍珠塔》持續上演。這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讓游客觀眾共赴一場穿越古今的邂逅,讓古典園林與傳統戲曲綻放出時代之光。
常州半園上演錫劇《珍珠塔》
這個夏天,在“常享游”常州文旅總入口,有超過500份非遺文創、美食,以盲盒的方式面向大眾免費發放;德泰恒推出中式早茶,將常州大麻糕、蘿卜干、加蟹小籠包等非遺美食被搬上大餐桌“C位”,傳承老常州本地味道……
伴隨下半年國風非遺嘉年華活動的舉辦與常州非遺體驗中心啟動建設,常州將繼續尋求高水平的非遺保護利用與高質量的文旅行業發展并行的發展模式,將非遺富含的生活理念、民俗韻味、社會風尚融入到旅游產品之中,實現傳承傳統與時代需求的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