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20日,江蘇徐州銅山站,81704次徐州至連云港海鐵聯運點到點直達班列鳴笛東行。半天后,這趟滿載著工程機械配件、三輪車、輪胎等“徐州貨”的列車到達連云港港。今年以來,連徐海鐵聯運總運量超900標箱,同比增長約50%。“好鄰居”共謀大市場,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與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徐州鐵路貨運中心合作,常態化運行“一單制”海鐵聯運,形成淮海經濟區東向出海的陸海新通道。
將連徐兩地手握的“王牌”組在一起,形成“王炸”,連云港港借助徐州鐵運優勢,合力打造“中歐班列+海河聯運”全程運輸、海鐵聯運“鐵路箱下水”運輸等新模式,實現連徐內陸沿海雙向貫通、聯動發展。出海口不僅僅搬到了徐州“家門口”,近年來,連云港港還相繼與淮安空港、運河宿遷港深度合作。“四港聯動”的新格局,為蘇北發展提供了“海(水)陸空”交通強力支撐,更好地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連云港港兼具國際樞紐海港和內河二級航道優勢,通過內河航道與長江、京杭運河、淮河等國家主要干線航道相聯通。截至2022年底,連云港港航道通航里程約1100公里。看準了這一特性,宿遷港與連云港港簽訂戰略協議,在集裝箱運輸、大宗干散貨集散、航線開辟、人才交流等方面廣泛開展合作,共同搭建高效穩定的海河聯運服務體系。宿遷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斌說,宿連雙方將搭建優勢互補的“組合港”港航物流網絡。
在宿連航道的加持下,連宿兩港合作如虎添翼。到2025年,宿連航道將實現三級航道全線貫通、二級航道預留到位。屆時,包括宿遷等城市在內的蘇北地區以及皖北、豫東、魯南等廣闊腹地,將打通一條最便捷的“揚帆出海”水路通道。當前,宿遷港口集團緊緊圍繞宿連航道工程項目,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航道碼頭建設和保稅物流中心申創工作。
在蘇北版圖上,連云港港和徐州陸港,是兩地加大開放的最強平臺,也為周邊城市提供便利。加上淮安空港,江蘇打造的綜合貨運“金三角”已然形成。近年來,江蘇出臺《關于支持宿遷“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明確要強化運河宿遷港和“金三角”的聯動發展。
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蘇北“交通帶”正轉型成火熱“經濟帶”。連云港港東方港務分公司副總經理彭橋說,今年以來,已有1100多臺徐工機械設備從連云港出海,連云港港為此提供了20000平方米的專用中轉場地,還優化了優先靠泊作業,保障裝卸效率。今年前5個月,連云港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2448.96萬噸,同比增長12.05%,集裝箱完成239.3萬標箱,同比增長16.45%。(王文 楊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