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今年端午假期,江蘇文旅市場持續火爆,居民們出游熱情高漲,科技、文化、創意活動與古老節日頻頻相融,讓“端午+”逐漸成為人們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新體驗。
江蘇臺記者畢然說:“這個端午假期,南京夫子廟景區為南來北往的游客們提供了豐富的文旅大餐。端午小長假的最后一天,這里人氣不減,點雄黃、系五彩繩,節日的氛圍感滿滿。”
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游客中心工作人員鄭淇之說,在古代,女子和小孩將雄黃點在眉心或者點在手上,代表著可以趨避五種毒蟲。山東游客于恩寧說,可以更多地了解端午文化,作為中國人,了解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肯定是非常好的。
包粽子、龍舟競渡、民俗文化展演……今年端午節期間,江蘇眾多景區景點把多彩的民俗和新穎的文旅項目結合在一起,讓市民游客在游玩中深度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編蛋兜、掛蛋兜,這個習俗已延續兩千多年。在鎮江句容,志愿者一邊教大家編織蛋兜,一邊介紹端午節的文化淵源,并通過“著漢服、過端午”的活動形式,讓參與者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句容市下蜀鎮村民莊曉蝶說,自己穿上漢服走在湖邊上的那一刻,體驗到了端午節傳統文化的魅力。
今年端午小長假,省內眾多的文博場館更是“好戲連臺”,通過與觀眾的互動,讓更多的人了解端午民俗。在蘇州博物館,正在展出的端午特展——“肅家塬遺址出土文物展”吸引了眾多游客。該展覽呈現了102件珍貴文物,講述以馬家塬為代表的西戎族群對西北土著文化的繼承。北京游客汪子焜說,博物館是當地的文化特色,很多古代展品個人都很有興趣。
在位于淮安的中國漕運博物館內,工作人員向游客們講述著端午節的來歷、發展,同時運用聲、光、電等現代展陳技術,讓游客們沉浸式地感悟中國水文化的獨特魅力。連云港等地的博物館還推出了手工制香囊活動,孩子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認真地研磨中草藥、體驗香囊配制,現場洋溢著濃濃的端午氣息。仲愷瑞小朋友說,自己做了好多香囊,又美又好看,下次還要來玩。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畢然 亓晨 句容臺 蘇州臺 淮安臺 連云港臺 泗陽臺 鎮江臺 編輯/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