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我們要以簡樸、節約、文明的方式慶祝升學這一大喜事……”6月25日,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九所高中學校高三畢業班同步舉辦“不辦升學宴文明畢業季”萬名學子簽名承諾活動,老師們召開“拒絕‘升學宴’ 共話師生情”主題班會,學生們簽訂承諾書并集體在橫幅上簽名,共同承諾不辦不參與任何形式的升學宴,努力做勤儉節約的踐行者、文明新風的倡導者。
(資料圖)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沭陽各所高中學校的老師們積極響應活動號召,將新思想、新風尚傳達給學生們。“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拒絕任何形式的‘升學宴’‘謝師宴’,引導學生們用簡樸、文明的方式來表達祝福、感謝師恩。”沭陽高級中學高三年級班主任劉單說。老師們紛紛表示,不辦“升學宴”是一種非常好的做法,既給家庭減少了負擔,也營造了良好的社會風氣。
2023年,沭陽有9104名高三學生參加高考,隨著新一年高考成績的公布,即將有一大批考生步入高校大門。6月14日,沭陽縣召開“拒絕‘升學宴’ 引領新風尚”主題活動座談會,持續宣傳推行人情新風“宿9條”,深化實施“拒絕‘升學宴’ 引領新風尚”長效管理。
同一天,沭陽全縣高中校長聯名倡議:拒絕“升學宴” 引領新風尚,倡導各位考生、家長,勿以分享喜悅、感謝師恩為名,大操大辦“升學宴”“謝師宴”,累了自己、擾了別人,造成“餐桌上的鋪張”“舌尖上的浪費”“人情上的負擔”。
“準大學生要志存高遠,淡泊物欲,厚植家國情懷,爭做勤儉節約的踐行者、文明新風的推動者。” 沭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主任姜若鳴說,“要以拒絕‘升學宴’主題活動為抓手,不讓自家孩子升學的喜事成為別人的負擔。”
文明祝賀,厲行勤儉節約;崇尚簡約,減輕人情負擔;率先垂范,引領時代風尚……在社會倡議的同時,沭陽縣教育局牽頭全縣高中學校校長聯名發布“拒絕‘升學宴’引領新風尚”倡議書;組織各學校高三年級主任、家長委員會主任召開座談會,附議校長倡議,向升學家庭發出號召;組織各學校舉辦“不辦‘升學宴’文明畢業季”萬名學子簽名承諾活動;高三年級各班級舉辦“拒絕‘升學宴’ 共話師生情”主題班會。
“不辦‘升學宴’我們家長也省心。”江蘇省沭陽縣沭城街道的葛女士說,縣里連續四年都在搞拒絕“升學宴”活動,讓作為高三考生家長的她倍感輕松。“如果請客,大概要操辦15桌,一桌飯菜1000元,煙酒飲料720元,再加上回贈禮包300元,飯菜支出至少得30000元。”葛女士算了一筆賬,不辦宴席省去不少麻煩,還減輕了親友們的經濟負擔。
拒絕升學宴請、文明表達祝福、引領良好風尚,是全縣廣大家庭踐行文明新風的一項內容。2020年來,沭陽縣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不斷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形式和內涵,積極倡導文明新風,持續四年開展拒絕“升學宴”倡議活動,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濃厚氛圍。
“拒絕‘升學宴’不僅有利于減輕鋪張浪費,減少人情消費,而且有利于凈化社會風氣,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尚。”沭陽如東中學高三學生蘇文姬說。沭陽縣的準大學生們通過各種形式,支持和擁護并呼吁大家從自身做起拒絕“升學宴”,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廣大學子簽名承諾,勸阻家長不辦“升學宴”“謝師宴”,并通過“一杯清茶表謝意”“一張合影留紀念”“一頁賀卡送祝福”等形式多樣的有益活動,向老師及學校表達感恩。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將向不辦“升學宴”并積極參與文明實踐的準大學生所考取大學寄送褒揚信。
沭陽廣大學子也積極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引領時代風尚。沭陽在組織高三學生開展“看花鄉話發展”“榜樣指引人生 閱讀照亮未來”“清朗網絡 文明有我”“拒絕‘升學宴’青春志愿行”等主題活動的同時,還組織豐富多彩的暑期文明實踐活動,讓準大學生在實踐中感悟文明,在服務中提升能力。
“各責任單位要全力落實好承擔的工作任務,強化全域聯動、配合協作,切實把群眾負擔減下來。”沭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明辦主任崔桂華說。
沭陽縣文明辦、縣教育局統籌協調,加強與各相關責任單位和學校聯系溝通,全面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及時提出工作建議和整改措施,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凝聚工作合力。縣紀委監委嚴格按照市《關于進一步規范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通知》要求,嚴查違規辦理“升學宴”問題。
四年來,“拒絕‘升學宴’ 引領新風尚”已成為沭陽廣大干群的共識。這也得益與該縣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沭陽各鄉鎮(街道)、縣直各單位都把推進“拒絕‘升學宴’ 引領新風尚”主題活動作為落實“減輕人情負擔 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內容。
如今,在沭陽已形成全員參與,合力倡導文明新風,共同推進鄉風文明的良好氛圍。讓人情回歸純潔,“拒絕‘升學宴’ 引領新風尚”正如縷縷清風,在花鄉大地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環境,不斷提升全縣社會文明程度,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沭陽新實踐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