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是我們培育的‘盱眙紅1號’小龍蝦,你看看多有活力。”現場養殖龍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6月25日,新江蘇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采訪團來到淮安市盱眙縣馬壩舊街,一探這里的龍蝦產業煥發新活力。
在馬壩鎮龍蝦種苗繁育基地的養殖區內,一只只小龍蝦在水下游動。與普通未選種的小龍蝦相比,“盱眙紅1號”明顯大了一圈。平均收獲體重提高18.62%,畝產提升18.8%,這就是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今年3月對外發布的克氏原螯蝦“盱眙紅1號”新品種。
據江蘇盱眙龍蝦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孝春介紹,2022年,盱眙龍蝦總產值達202億元,占全省龍蝦經濟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以上。2023年,“盱眙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價值353.12億元,連續8年位居全國水產類榜首。積數年發展之功,盱眙“中國龍蝦之都”的美譽越發響徹全國。
“但我們還是要面對來自湖北的‘挑戰’。”袁孝春打趣道。在小龍蝦產業鏈中,種業是小龍蝦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芯片”,是小龍蝦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除了“盱眙紅1號”,“盱眙1號”新品種也已完成5年數據采集和測產。與此同時,“盱眙紅2號”也在加緊進行著不同產地龍蝦養殖的對比實驗。
通過不斷選育,逐步開發盱眙紅新品種。目前,對選育新品系核心育種群體進行標準化對比養殖,評估測試選育新品系優勢性狀的遺傳進展以及性狀穩定性。“今年6月份我們向國家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上報新品種材料顯示,‘盱眙紅1號’龍蝦的出肉率能提升18%。”袁孝春說。
在今年3月舉辦的第二十三屆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盱眙龍蝦開捕儀式上,盱眙龍蝦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正式發布。“我們的體系在總結盱眙‘蝦稻共生’綜合種養新模式經驗的基礎上,以強化盱眙龍蝦全程質量控制、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導向,覆蓋了養殖、加工、生產、流通、餐飲、旅游蝦稻產業全鏈條。”袁孝春介紹道。
盱眙境內水域開闊,水質清新,水域無污染,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小龍蝦提供了最佳的生長環境。在這一片水域,由小小的龍蝦帶來的二次創業為當地經濟發展貢獻了不可忽視的力量。下一步,江蘇盱眙龍蝦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拓展更多的產品形式和供銷渠道,讓更多國內外友人品嘗屬于江蘇盱眙的味道。“我們將以龍蝦產業為引領,以二次創業為驅動,以實體運行為支撐,跑出發展加速度,開辟發展新境界,奮力打造江蘇乃至全國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的新樣板。”袁曉春說。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顧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