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昨天上午,家住揚州市廣陵區曲江街道璽園社區的老人朱沛買菜回家,她并沒有將電動車騎進地下車庫,而是直接停在了小區的“助老車位”,掃碼充電后轉身離開。老人樂呵呵地說:“還是社區想得周到,自從有了這個‘助老車位’,咱們老年人停車再也不用煩神了。”
中海九璽小區建成后,人車分流的管理模式讓居民收獲了安全感,但地下車庫的坡度陡、彎道急,讓腿腳不便的老人、殘疾人犯了難。為了解決特殊群體電動車停放難題,璽園社區聯合小區物業科學合理地重新規劃,在小區廣場騰出一塊公共區域,試點打造“助老充電區”, 讓老人、殘疾人進了小區門就有停車位,且配備充電設施。
記者看到,“助老充電區”位于小區廣場北側,緊挨著小區北門,開闊的停車位,讓老人停車不再“拐彎抹角”“剎車下坡”。另外,充電區配備了四個充電口,大家可以掃碼也可以刷卡進行充電。
“我家的地下車庫不僅坡度陡,還有兩個彎道,之前就吃了苦,摔了一個大跟頭。”今年72歲的王大爺說,自從小區設立“助老充電區”,他停、取車輛變得輕松無比,“一塊錢能充5個小時,完全可以將一輛電動車充滿。”
璽園社區相關負責人說,民有所需,我有所應。社區網格員在日常走訪中,得知小區老人的煩心事后,立馬召開民意征集會議,在征得居民同意后,開始選擇設立“助老充電區”的地理位置,以最合理、最科學的選址來給大家停車“行方便”。“我們還將繼續選址,進一步增加‘助老充電區’的數量,確保每一位老人或殘疾人都能享受到便捷。”這名負責人說,“助老充電區”的設立,同時也從根源解決了小區“飛線”充電、“上樓”充電的不文明現象,徹底消除了安全隱患。(通訊員 周媛 馬維蔚 記者 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