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1年,江蘇省宿遷市入圍全國首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宿豫區作為宿遷市海綿城市創建的重點示范區,全面推進海綿理念下水生態修復、水安全保障、水環境治理工程,取得了多項成果,獲得中央近2億元的專項獎補。
“雨中不再看海,看到的是雨中不一樣的風景?!奔易∷拊^洪澤湖東路南側錦華名園的李瓊說,以前每遇大雨天氣,洪澤湖東路是一片汪洋,政府實施洪澤湖東路改造后,大雨天氣,半小時積水消退;中雨天氣,基本無積水。洪澤湖東路沿途打造的“秀美水岸、碧波樓影、生態林彎”路景,在雨中欣賞,更是別有一番風韻。
洪澤湖東路改造提升工程,是宿豫區海綿城市示范工程之一,側重內澇水患整治,將原來800毫米管徑的雨水管網擴大,在道路南側開挖人工河流,總調蓄水量約6000立方米,通過路緣石開口收集道路面雨水,經沉沙井內進行沉淀、截污,再通過雨水管將沉沙井內干凈的雨水排放至雨水濕地(水泡)內進行調蓄利用,既緩解了路段的排澇壓力,又凈化了雨水。
宿豫城區每遇大雨天氣,外圍河道水位比城區還高,排水困難,多點內澇,在設計海綿城市建設規劃過程中,經過專家反復論證,宿豫區在城區外河新建1座排澇標準達20年一遇的泵站,解決排水難題。項目總投資1.02億元,設計流量為每秒46立方米,安裝全貫流泵機組2組6臺套,新建連通橋1座,擴建牡丹江河節制閘1座,新建泰山河節制閘1座。投入使用后,大暴雨、強降雨期間,城區排水能力將有效提升。
據宿豫區供排水中心主任史曉旭介紹,在海綿理念下的汛期水安全保障,主要通過擴徑雨水排水管網、擴容提水泵站、積水點治理等措施,提升排水能力。兩年間,宿豫區先后完成雨水管網擴容改造51千米,新建排水泵站9座、大型雨水箱涵3座,根治城區32個積水點,汛期“雨天看海”現象有了很大程度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