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以打造鄉村全域振興高地為引領,統籌開展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改革創新等重點工作,全面推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一幅“糧食穩、產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的生態宜居新畫卷正在宿豫大地徐徐展開。
產業水平不斷攀升
葡萄是宿豫區順河街道近年來農民增收致富、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之一。近日,在葡萄小鎮西片區種植園,一串串瑪瑙般的葡萄掛滿了架子,惹人喜愛,讓人垂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江蘇椿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朋介紹,每年從7月1日起,葡萄陸續成熟,他今年種植500畝葡萄,畝產能達到3000斤,除了線下銷售,還通過線上直播帶貨,夏黑葡萄已經銷售過半。
宿豫區通過實施“雙十共進”工程,建成2000畝成方連片生態高效農業基地28個,沿六塘河生態富民廊道,打造9個特色產業園,推行“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促進農業發展高質高效。
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和基礎,在仰化鎮澗河社區荷香源水產養殖家庭農場,200多畝的水面波光粼粼,電力塔、配電箱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養殖戶曾田中說:“農場總面積280畝,合作社給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用水、用電、用人、用工都提供了幫助。螃蟹今年大概在9月中下旬能夠上市,預計能賣300萬元左右。”
為了探索新發展模式,澗河社區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與荷香源水產養殖家庭農場達成村企聯建合作,按照每畝1350元入股該項目,常態化帶動周邊群眾50余人就業,人均月收入3500元以上,同時,年底再按照總產值的5%進行二次分紅,為群眾增加不少收入。
宿豫區以“頭雁競飛”振興村集體經濟行動為引領,深入實施村級領辦、村企聯建、黨員帶富、返鄉創業“四類”項目建設,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200萬元,宿遷市第一。
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宿豫區實施新一輪農房改善計劃,累計改善2.87萬戶農民住房條件;入圍2022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公示名單,宿遷市唯一;無害化衛生戶廁覆蓋率達99.9%,改廁進度全省第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始終保持在100%,生態河道覆蓋率達58%;建成省級美麗宜居村莊43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11個、省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鎮1個、示范村2個。
宿豫區組織實施農民持續增收提升行動,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405元,同比增長7.0%,總量、增速均位居宿遷市第一;城鄉居民收入比1.542,宿遷市最優。宿豫農村呈現出村美民富的新面貌,譜寫出一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振興新篇章。(汪文 周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