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石榴籽一家親”江蘇新疆西藏少先隊員手拉手夏令營活動走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來自新疆和西藏的100多名師生跨越千山萬水,來到紀念館開展“大思政課”研學活動。隨行的還有近40名江蘇省的少先隊員。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夏令營中重要的一站。許多孩子是第一次走出大山、走出村鎮,也是第一次了解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大家通過參觀史實展、參加悼念儀式等方式,走進南京1937年那段至暗歲月。
【資料圖】
沉浸式聽歷史訴說
上午8:30,南京氣溫已超過30℃,雖然天氣炎熱,但是孩子們參觀的熱情絲毫未減。他們保持肅靜,在老師和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在悼念廣場舉行悼念儀式,向遇難同胞默哀、敬獻花圈。
隨后,大家參觀《南京大屠殺史實展》。面對孩子們求知若渴的雙眼,紀念館教育專員將文物背后的故事娓娓道來。一張張照片、一件件藏品、一段段影像……孩子們神情肅穆,靜靜地聽歷史訴說。
感受歷史之痛,立報國之志
孩子們深切感受歷史之痛、民族之殤,珍愛和平、振興中華的信念在心中深深扎根。
來自西藏墨竹工卡縣的五年級小學生次仁貢吉說:“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后,我了解到南京大屠殺這段悲慘的歷史,經歷這段歷史的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要好好學習,銘記歷史,報效祖國。”
此次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之行,激發了12歲男孩袁宇祥學習知識、探索歷史的興趣。袁宇祥來自江蘇南通,他說:“了解這段歷史后,我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勿忘國恥,不斷努力,將來成長為國家棟梁。”本次夏令營還讓袁宇祥結交到了來自新疆和西藏的朋友,“我不僅收獲了友誼,還與營員們一起了解南京的歷史,我收獲了很多”。
愛國主義教育是永恒主題
參觀結束后,來自新疆伊犁霍城縣的教師庫爾班克孜·塔西感觸頗深,她表示,要把愛國主題教育作為永恒主題,讓愛國主義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我們要向學生正確地引導,讓他們銘記歷史,不要忘記祖國曾經遭受的苦難,培育青少年的愛國情感。”
據悉,本次夏令營由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省少工委共同舉辦,江蘇省文物局指導安排參觀行程,主要針對江蘇省對口援助的新疆伊犁州、新疆克州、西藏拉薩市的師生。在為期7天的夏令營中,他們將與江蘇的少先隊員一同感受錦繡江蘇,尋訪紅色足跡、體驗科技進步。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付巖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