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今年以來,江蘇圍繞市場需求,瞄準關鍵技術,持續加大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推動各類創新要素進一步向企業匯聚,加速壯大創新“主力軍”,為高質量發展匯聚更多新動能。
江蘇臺記者郭藝說:“隨著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的廣泛應用,相關的儲能行業也進入到快速發展的階段,這臺大型儲能設備能夠存儲2000-5000度電。”
乍聽上去這就是一個大號“充電寶” ,但由于主要應用在戶外大型光伏發電站中,面臨著眾多不確定的外部環境因素,設備安全運行對產品穩定性的要求非常高。面對這個產業發展的共性難題,來自江蘇蘇州一家科技型企業瞄準核心技術,持續加大投入研發攻關。同樣也是看準了“雙碳”風口,公司所在蘇州高新區打出政策“組合拳”,從人才招引、資金獎補、土地供應等方面全力支持園區內相關企業創新發展。
蘇州高新區科技招商服務中心主任王慧告訴記者,圍繞“產業+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的導向,出臺四大類20余項專項科技扶持政策,助力企業研發水平的提升。
政企合力推動下,精控能源自主研發成功高集成智慧電池連接控制系統。上半年新生產線正式投用,帶動產能增加一倍,產品銷往全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蘇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宋久福介紹,通過核心算法對風險可以提前30天進行預測,至少提前10分鐘進行預警,并自動觸發保護系統,設備使用壽命提高20%。
從一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成為新晉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精控能源的成長離不開政府部門在創新領域的傾力支持。今年以來,江蘇繼續錨定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這一目標,多措并舉不斷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出臺12項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創新;實施新一輪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工程。同時,圍繞企業對于資金的共性需求,全省科技、財政、金融等多部門協同聯動,共同助力科技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在前不久舉行的江蘇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專項對接會上,一批“銀企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和授信,今年,江蘇重點科技領域新增專項授信達到2100億元。
云創大數據財務總監沈詩強告訴記者,目前已經在北交所上市,年均營收增長率超過50%。這次獲得8000萬元授信,為公司長期開展科技研發再次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有6265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取得入庫登記編號,同比增長35.7%,位居全國第一。優良的創新生態,不斷激活企業的創新因子。數據顯示,目前全省85%的研發投入由企業完成,70%的有效發明專利由企業創造,“主力軍”正發揮出主戰力。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郭藝 黃蒙 楊國 楊時盛 亓晨 施志鵠 王智斌 編輯/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