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今年以來,江蘇加大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制造業“小巨人”家族不斷壯大,鍛造出更強的競爭力,使中小企業在逆境中迎難而上。特別是規上民營中小工業企業利潤逆勢上揚,成為今年江蘇工業一大亮點。
工信部最近公布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名錄,江蘇新增795家,總數占到全國五分之一,位居第一。186家江蘇企業躋身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數量也居全國第一。這是江蘇數十年如一日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結出的碩果。
在江蘇盛安傳動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投入9000萬元引進的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線已經投入使用,正源源不斷下線的“工業齒輪”即將發往客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一度因為進口設備消耗了大量資金,無法及時進行新能源發動機齒輪這一新產品的產業化。當地區政府得知后,主動牽線搭橋,幫企業從銀行拿到了低息貸款,并幫助企業申請了上千萬的專項資金補貼,使新產品及時下線。
江蘇盛安傳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業剛說:“我們每年投入銷售收入6%,有20個左右新產品問世,對銷售收入貢獻率達到30%,同時這些產品替代了進口。”
據不完全統計,為支持全省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增產增效,近三年來江蘇各地對中小微企業減稅降費和退稅緩稅緩費超過3000億元。在暖手相扶幫助中小企業度難關的同時,今年上半年,江蘇推動150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項目建設。5300多家企業完成改造,部分化解了企業原材料、能源等大幅漲價帶來的成本壓力,工業利潤快速回升。186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主要產品屬于“補短板”項目超過90%,對“江蘇制造”起到了強鏈補鏈的重要作用。
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實現營業收入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62.7%,同比增長3.6%,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快1.4個百分點。截至6月底,全省新增規上中小工業企業數4853家,總數超6萬家。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俞海 周雷 沈楊 郝朦 編輯/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