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享閱讀時光,家門口看文藝演出
“文化納涼”成鄉村消暑新風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白天,圖書館、農家書屋、博物館等文化場館人流如織,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文化大餐”;夜幕降臨,休閑廣場、村民大舞臺上人頭攢動,文藝精品演出、送文化下鄉等精彩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記者連日走訪發現,隨著南京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悄然成形,“文化納涼”正成為鄉村消暑新風景。
2023溧水洪藍首屆全民K歌賽總決賽現場熱鬧非凡。 通訊員 彭芳 供圖
讀書充電,盡享夏日閱讀時光
8月23日下午2點,南京江寧區牛首山河畔的鳳凰書苑云書房·梧桐語小型城市客廳安靜涼爽,二樓的公益書房內,超過3000冊書籍打造了一個閱讀走廊,一排排木質書架之間,讀者或站立或坐下,安靜閱讀。
家住附近小區的大學生任偉每周要來這里三到四次,他告訴記者,“我和同學選擇到家門口的書房讀書,這里既涼快,又能學到知識,是夏日避暑、充電的好去處。”
遍布全市各地的圖書館、公益書房、農家書屋等,因為清涼安靜,成為大家納涼的好去處,精彩紛呈的暑期閱讀推廣活動,更是讓讀者在假期中品嘗文化知識“大餐”。
“有人讀過《三體》這本書嗎?”8月18日上午,南京溧水區洪藍街道蒲塘社區鄉村書屋內舉行的好書推薦活動吸引了數十名青少年參加,大學生志愿者、南京工業大學在讀研究生陳凝給大家推薦了《三體》。“我看過《三體》的解說”“我看過電視劇《三體》”……孩子們踴躍回答,并主動介紹自己所喜歡的角色,現場氣氛熱烈。
“我們這個四星級書屋藏書5000余冊,每周開放6天。”該書屋管理員朱磊介紹,暑假期間,書屋平均每周要舉行2場活動,每天有數十名居民前來看書納涼。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南京加快建設各類閱讀空間,南京江寧已建成包括街道圖書分館、社區圖書室(村級農家書屋)等各類性質的分館267家,溧水打造了87家鄉村書屋,隨處可見的書店、書屋,讓居民輕松享受閱讀時光。
文明實踐,豐富暑期文化生活
“扎染好好玩,我還想再做一個送給奶奶。”8月28日下午,南京高淳區椏溪街道椏溪村的邢冬小朋友看著自己做好的扎染作品,笑著對媽媽說。當天,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青少年開展“傳承非遺 手工扎染”活動,志愿者指導小朋友體驗扎染制作技藝,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現場,在志愿者和家長的指導下,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把彈珠、愛心、蝴蝶等小物件包進方巾,用皮筋扎緊,浸泡染色。經過通力合作,一幅幅精美的扎染作品呈現在眼前,孩子們興奮地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共享這次奇妙的非遺探索之旅。
炎炎夏日,遍布廣大鄉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充分發揮陣地作用,用傳統文化、非遺體驗等文明實踐活動充實青少年的假期生活,成為居民納涼避暑、遛娃休閑的好去處。
8月18日,南京江寧區湯山街道阜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學習中國茶道文化 做新時代文明少年”暑期茶會,邀請江蘇省茶文化學會專家為大家講解中華茶文化歷史及茶葉分類、茶具辨識等知識,現場演示溫杯、選茶、賞茶、沏茶以及敬茶、飲茶的全過程。孩子們踴躍參與其中,從器具的選擇,到燙杯、聞香、沖泡,每一個環節都耐心細致。
在現場,孩子們為自己的父母敬茶,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家長們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今年暑假,村里舉辦多場特色文化活動,既豐富了孩子的假期文化生活,又增進了家庭親子關系,累計吸引近百組家庭參與。”阜莊村村委會副主任馬盼盼介紹。
文藝演出,點亮鄉村夏日夜晚
鄉村的夜晚同樣熱鬧,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文化活動,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
8月23日晚,“唱響七夕節 夜游洪藍埠”2023溧水洪藍首屆全民K歌賽總決賽在洪藍埠大戲臺舉行,經過初賽、復賽、決賽激烈PK,晉級總決賽的20名選手進行最后的“巔峰對決”,精湛的唱功、多樣的曲風和動情的演繹詮釋了音樂的魅力,贏得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
離大戲臺不遠處,洪藍埠夜市燈火搖曳,熱鬧非凡。家住附近的付薇薇說,1個多月來,夜市和K歌大賽持續進行,她和家人晚上納涼都喜歡來這里逛逛,“以前夏天晚上沒什么娛樂活動,只能窩在家看電視,現在活動越來越豐富,感覺整個夏天都變美好了。”
隨著夜幕降臨,南京高淳區東壩街道下壩村村民魏竹青準時出現在村里的鄉村大舞臺廣場,打蓮湘、蕩旱船、打水滸……臺上精彩的表演不時引發村民們的歡呼聲、喝彩聲,大家時不時拿出手機記錄精彩瞬間。“只要天氣好,村里大舞臺便有各種文藝表演,我吃過晚飯就領著孩子過來,他們演得真好,水平也很高,怎么都看不夠!”魏竹青激動地說。
下壩村黨總支書記姚小紅介紹,今年村里積極發揮鄉村大舞臺文化陣地作用,經常性舉辦送戲下鄉、公益電影、文藝匯演等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納涼體驗,也豐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南京高淳區文旅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以來,該區已開展閱讀推廣、主題電影展播、文藝培訓、展覽、文藝演出107場,招募暑期文化志愿者100余名,惠及群眾3萬余人次。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杜瑩 胡英華 劉全民 通訊員 張慧敏 高曉平 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