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課堂搬進大自然,到底是什么模樣?或是在擁有靈秀江南美景的玄武湖,又或是在經過生態修復后 " 涅槃重生 " 的湯山礦坑公園 …… 今年的環保小局長第一課,以自然為課堂," 云打卡 " 四條南京生態版 City walk 路線,開啟一場生態探索之旅。8 月 29 日,由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臺辦聯合主辦的 2023 年南京市環保小局長快樂成長營暨 " 環保小局長第一課 " 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相關資料圖)
從意識生根到環保萌芽
環保小局長正式 " 營 " 業
自 2016 年以來,南京和新北兩市以生態環境教育為紐帶,以促進環保交流、共創綠色未來為宗旨,已成功開展了四屆環保小局長快樂成長營活動交流項目。" 市生態環境局一級調研員李鋒介紹。
如何在生態環保學習中,探索出屬于自己的一條路?來自拉薩路小學分校方興小學的環保小局長們,以獨特的視角帶來了他們的課題研究—— " 方興叢林 " 的營造建設課題。" 作為一名環保小局長,我們不僅是環境問題的發現者,也是環境保護的探索者。" 李周一小朋友說道。探索自然的種子從悄然萌發到開花結果,從課題報告中就可見一斑,實驗數據、匯總表格和調研,無一不深入淺出地展現著未來環保的暢想。" 我的愿望很簡單,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讓未來的天更藍,水更清。"
這在南京并非個例,環保小局長們在學校的指導下,通過演講、情景劇等多種表演形式,展示實踐環保成果,分享環保經驗。" 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主任張健介紹。為鼓勵更多學校和學生參與到環?;顒又?,活動現場還為第三屆南京市 " 我是環保小局長 " 活動優秀學校、優秀 " 環保小局長 "、優秀教師進行頒獎。
細數環保小局長的過去,優異的成績窺一斑而知全貌,截至目前,全市共有 100 多所小學參加,開展了近百項環保小課題研究,推選了近 300 名 " 環保小局長 ",并榮獲生態環境部 "2022 年十佳公眾參與案例 "。
從環保崗位到三尺講臺
環保 " 主角 " 開講啦!
滿墻的智慧大屏正在不斷更新數據,實時查看、預判未來 …… 環境污染狀況一目了然。" 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電腦屏幕!"" 這個場景我只在科幻故事里聽過。" 在環保小局長們的驚嘆聲中,秦淮生態環境局二級高級主辦宋新莉化身環保老師,向學生們介紹秦淮區的環保治理 " 秘籍 "。
工地、小吃街的照片中,究竟藏著哪些環保治理 " 利器 "?" 是一堵堵綠色的墻!"" 是挖掘機。"" 油煙機是‘吃掉’污染的機器。" 同學們爭前恐后地講著答案。" 其實大家說得都對。環保治理其實就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落里。" 宋新莉說道:" 生態環境的治理并不是一朝一夕。" 揭秘生活中治理污染 " 最后一公里 " 的生態文明教育課,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一棵棵環保的 " 希望之芽 "。
沒有書本、黑板 ……" 自然課堂 " 自然要有些不一樣。在這里,廢棄包裝紙、卷紙筒加上雞蛋殼,描上眉眼就成了憨態可掬的娃娃玩偶;本來要扔掉的鮮花外包裝,折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后拼成一個漂亮的擺件 …… 賦予垃圾以 " 生命 " 和美感的,是來自臺北市環保再生創意協會的創會理事長連玲玉。20 多年來,她致力于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堅持將美學融入環保的宣傳方法,帶動很多人加入環境保護工作的行列。
生活垃圾丟之前想 3 分鐘,它還有沒有可回收利用的價值。" 課堂上,連玲玉正在向環保小局長們科普生態文明基本素養,碳達峰碳中和、低碳環保及垃圾再生利用等知識。" 環保是我的使命,我希望環保小局長們可以身體力行,影響更多身邊的人加入環保這個大家庭里。" 連玲玉說道。
隨著 " 雙減 " 政策落地實施,生態文明教育也接力跟進。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在活動現場公布了第四批公益優質社會資源參與課后服務課程。南京市生態環境局還研發了 " 生態向學,綠動南京 " 校園生態文明素養課程 10 部,推廣基地優秀課程 10 部,幫助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環保、娛樂中悟環保。
△秦淮非遺館里的四條 " 云打卡 " 線路
從書上看看到實地走走
打卡南京生態版 City walk
有人偏愛感受城市歷史文化,有人則更喜歡欣賞城市的綠水青山,南京生態版 City walk 應運而生。
8 月 15 日,南京市生態環境局聯合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發布了四條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線路圖,即南京生態版 "City walk"(城市漫步)路線。
城市漫步路線以生態修復、生態黨建、長江大保護、低碳生活為主線,真正做到了把基地變成課堂、素材變成教材、講解變成互動,提升青山綠水的教育實效。
而在秦淮非遺館活動場地的各樓層,四條線路 " 云打卡 " 已準備就緒。每條線路的打卡點分別設置了互動游戲,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綠色環保理念深入到環保小局長們的心中。
在湯山礦坑公園打卡點,探索生態系統保護對環境修復的重要性;在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護協會打卡點,學習長江江豚和南京本土生物的分布、習性以及保護現狀。
在池塘邊、樹林里、星空下,南京市從不定義生態環保的課堂。" 目前,全市 34 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把各類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的場所資源作為展示南京生態文明活力的文化新名片,讓市民就近接受生態文明教育。" 張健介紹,希望未來有越來越多的大小朋友,加入我們生態版城市漫步,為美麗南京建設描繪出最吸睛的一抹 " 綠 "。
現代快報 + 記者 徐紅艷 文 / 攝
(校對 季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