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張家港行(7.890,0.14,1.81%)、江陰銀行(6.930,0.07,1.02%)和和勝股份(16.880,-0.40,-2.31%)之外,廈門北八道集團主要交易席位至少還涉嫌操縱了其他48只股票。
日前,證監會對外通報的廈門北八道集團涉嫌操縱張家港行、江陰銀行和和勝股份等三只股票引起了市場極大反響,監管部門重拳整治操縱市場等違法活動,意在震懾市場不法分子的同時,也在告誡中小投資者不要盲目跟風炒作,抑制長期以來的投機氣氛。
界面新聞記者深入調查發現,除了張家港行、江陰銀行和和勝股份之外,廈門北八道集團主要交易席位至少還涉嫌操縱了其他48只股票。
其中,包括無錫銀行(7.060,0.03,0.43%)、數據港(37.990,0.71,1.90%)和嘉澳環保(35.910,0.00,0.00%)等次新股;中電電機(30.800,2.80,10.00%)、太陽電纜(7.590,-0.11,-1.43%)和柘中股份(17.980,-0.07,-0.39%)等袖珍股,時間集中分布到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單只股票運作周期少則一周左右,長則兩三個月,累計涉案金額超過上百億元。
主力席位集中圍剿48只股票
在報道了廈門北八道集團利用資金優勢人為制造“流動性旋渦”,涉嫌操縱張家港行、江陰銀行和和勝股份等三只股票攫取暴利的操縱手法以后,界面新聞記者調查發現該集團的主力席位還集中圍剿了其他48只股票,也涉嫌操縱股價。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作為廈門北八道集團涉嫌操縱上述三只股票期間最為突出的主力席位之一的東海證券廈門祥福路營業部,能夠追溯的最早上榜記錄是2016年6月。早在對張家港行等三只股票集中火力以前,該席位就曾以同樣的手法先后圍剿了白云電器(13.330,0.11,0.83%)、高科石化(18.910,0.21,1.12%)、世龍實業(13.600,-0.73,-5.09%)、西儀股份(17.880,0.93,5.49%)、福建金森(22.210,-0.74,-3.22%)、三鋼閩光(19.090,0.00,0.00%)、上峰水泥(11.690,0.15,1.30%)、先鋒電子(17.030,0.30,1.79%)、柘中股份、潤邦股份(4.610,0.14,3.13%)、南京港(10.950,-0.02,-0.18%)、桂發祥(22.570,0.29,1.30%)、太陽電纜、同力水泥(14.380,0.21,1.48%)、雙象股份(12.340,0.66,5.65%)、躍嶺股份(12.920,0.06,0.47%)和利君股份(7.520,0.10,1.35%)以及建藝集團(34.590,0.17,0.49%)等一大批次新股和袖珍股,以及順豐控股(48.450,0.45,0.94%)、啟迪設計(30.350,1.02,3.48%)等題材股。
而在涉嫌操縱張家港行、江陰銀行期間,還涉嫌操縱了同樣是次新銀行股的無錫銀行,隨后繼續集中圍剿了次新股萬里馬(7.300,-0.01,-0.14%)、特一藥業(17.560,0.31,1.80%)、三德科技(9.950,0.23,2.37%)、嘉澳環保、超頻三(21.830,-0.12,-0.55%)和數據港等股票,還有袖珍股中交地產(17.070,0.31,1.85%)和時代萬恒(8.100,0.00,0.00%)等股票,時間跨度前后接近一年。
在上述股票涉嫌被操縱期間,還有華林證券拉薩柳梧新區察古大道營業部、恒泰證券瑞安拱瑞山路營業部、東方證券(12.170,0.05,0.41%)廈門仙岳路營業部、廣發證券(15.920,-0.07,-0.44%)佛山順德建設南路營業部、國海證券(4.250,0.03,0.71%)泰安擂鼓石大街營業部、申萬宏源(4.900,-0.05,-1.01%)西部證券(9.330,0.05,0.54%)福州楊橋東路營業部和國海證券濟南歷山路營業部等曾經的主力席位部分或全部參與集中火力圍剿。
同時,在上述主力席位集中火力圍剿的過程中,多家主力席位相互交叉圍剿的股票還有安德利(21.450,-0.03,-0.14%)、甘肅電投(6.650,0.05,0.76%)、桂東電力(5.550,-0.03,-0.54%)、閩東電力(8.280,-0.57,-6.44%)、柳鋼股份(5.500,-0.12,-2.14%)、中電電機、金發拉比(14.110,0.22,1.58%)、得利斯(6.910,-0.29,-4.03%)、杭鍋股份(8.790,0.17,1.97%)、夢潔股份(6.290,0.24,3.97%)、雄塑科技(10.340,0.13,1.27%)、百傲化學(19.780,0.13,0.66%)、漫步者(8.540,0.43,5.30%)、東陵國際、超訊通信(37.190,1.23,3.42%)、棒杰股份(5.310,-0.05,-0.93%)、寧波東力(7.290,0.07,0.97%)和長春一東(19.400,0.00,0.00%)以及寶色股份(10.220,0.20,2.00%)等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48只股票中,涉嫌被操縱期間大多數股票均出現短時間內資金強勢拉抬的“井噴”行情,連續大幅換手的背后恰恰就是曾經集中現身張家港行、江陰銀行和和勝股份等股票的主力席位巨額資金持續瘋狂買賣對倒。
其中,在短短15個交易日柘中股份累計漲幅139%,太陽電纜也在短短14個交易日累計漲幅130%,福建金森在22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高達125%,同力水泥和上峰水泥分別在10個交易日和8個交易日內的漲幅都分別高達102%和101%,還有中電電機也在7個交易日內漲幅高達63%。諸如此類,上述主力席位通過巨額資金持續買入、對倒拉升而實現股價持續暴漲,但最終在出貨階段則斷崖式暴跌。
但也有跟風不足而連續拉抬失敗的情形。如2017年2月雄塑科技、百傲化學兩只次新股的開板炒作行情中,東陵國際、超訊通信和棒杰股份等多只股票的暴力拉抬均以失敗告終,最終迎來股價大幅殺跌而被迫出局。
其中,2017年2月23日,華林證券拉薩柳梧新區察古大道營業部、東海證券廈門祥福路營業部和東方證券廈門仙岳路營業部等曾經大肆炒作張家港行等三只股票的主力席位瘋狂掃籌雄塑科技的金額接近1億元,占全天成交額的比例超過15%,通過巨額資金強勢拉抬漲停以后,次日更是巨額資金直接開盤就封死漲停,進一步強化了該股的次新開板炒作行情,但第三天大幅高開以后承接無力而被迫放量出貨,華林證券拉薩柳梧新區察古大道營業部通過對倒買入1182.34萬元完成出貨4594.54萬元,東海證券廈門祥福路營業部和東方證券廈門仙岳路營業部也分別完成了3313.77萬元和2732.83萬元的出貨,股價振幅超過15%,收盤跌幅高達7.06%。
“流動性旋渦”操縱手法如出一轍
針對廈門北八道集團涉嫌操縱張家港行等三只股票被證監會查處的消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市場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監管部門的執法行動大快人心,但可以肯定地說遠不止這三只股票,廈門北八道集團主力席位所涉及到的大批股票都是完全相同的通過人為制造“流動性旋渦”操作手法。
上述人士指出,廈門北八道集團主力席位所涉及到的股票涉嫌被操縱期間都有非常顯著的三個特點:
首先,必須是流通市值非常小,這樣很容易被操縱。比如說,張家港行這種次新股當時的股價低、流通市值才幾個億,最多不超過10個億;
其次,必須有想象空間,題材也好,概念也好,能夠讓市場產生板塊效應的聯想。比如說,他們做張家港行,次新銀行股概念,同時他們還做了同樣是次新銀行股的江陰銀行和無錫銀行。再比如說,他們做上峰水泥的時候同時還做了同力水泥,都是實際流通市值特別小的水泥股;
最后,在操作手法上要兇狠,凌厲,不給空方喘息的機會,直接將股價一步到位,讓跟風資金徹底失去風險意識為止。等到市場不再擔心回調風險,跟風情緒達到了一個極限,就是他們趁機出完最后一批籌碼的時候,此后就造成了市場預期的陡然轉折,形成“多殺多”局面而出現暴跌。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在48只涉嫌被操縱的股票中,幾乎全部完全符合上述情形。以太陽電纜為例,盡管股價啟動前的總市值接近50億元,但前十大流通股東合計持股比例接近70%,并且絕大多數股東都是不可能參與短線炒作的機構,也就是說該股票當時實際流通的市值只有15億元左右。柘中股份、中電電機、時代萬恒和中交地產等大批涉嫌被操縱的股票幾乎都是該類情形,剔除不可能參與短線炒作但合計持股比例普遍在70%-80%的前十大股東后,實際流通市值普遍都在10億元左右。
除了這些袖珍股的實際流通市值普遍偏小外,掛牌上市時流通股占比只有10%的次新股也往往都存在流通市值整體偏小的特征,上述48只股票中的次新股也都無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