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之中,藍色光標(7.640,0.15,2.00%)一筆5億元融資計劃被取消了。
3月28日,公司進化論自上海清算所獲悉,藍色光標2018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取消發行,原因是“近期市場波動較大”。
公司進化論獲得的發行文件顯示,2018 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發行金額為 5.0 億元,期限為 180 天,擬2億元用于償 還有息負債,3億元用于補充子公司的營運資金。
3·15的前一日,藍色光標被辭職工于個人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標題為《藍色光標,所謂亞洲最大公關公司,如此坑害老職工,良心真的不會痛嗎?》一文,在3·15這個時點,迅速引爆輿論。此后上述職工道歉,風波暫時平息。不久后,事件再起波瀾。
3月23日,藍色光標被辭職工再度發聲稱,公司故意抹黑其形象。藍色光標23日晚間稱,職工爆料與事實嚴重不符。對公司上述說法,24日,該職工稱將提起勞動仲裁與民事訴訟。
3月27日,藍色光標發布澄清公告,公司不存在大規模裁員。
在上述事件沖擊下,藍色光標股價發生較大波動:截止3月28日,藍色光標報7.49元,較3月15日當天的8.19元錄得顯著跌幅。
藍色光標成立于1996年,被稱為“亞洲最大公關公司”。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度,藍色光標營業收入上漲23.81%,報152.5億元,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4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2.20%。
公司進化論注意到,在發行債券突然中止、業績大跌、被傳裁員后否認的同時,藍色光標面臨著數億元的資金缺口。
公司進化論獲得的藍色光標發行債券文件顯示,根據測算,其2018年的營運資金需求量為13.04億元,預計運營資金缺口約為4.96億元。
也正因此,在前述5億元融資計劃中,發行人擬將本期超短期融資券募集資金3億元用于補充子公司上海競道廣告有限公司的營運資金,滿足公司日常營運需求。
問題來了,藍色光標的資金缺口是怎么算出來的?
根據上述發行文件,首先假設藍色光標2017年銷售利潤率與2017年1-9月銷售利潤率保持一致,2018年銷售 收入年增長率與2017年度銷售收入年增長率保持一致,2017年度銷售收入按2017 年1-9月銷售收入進行年化。
2018年營運資金量=上年度銷售收入*(1-上年度銷售利潤率)*(1+預計銷 售收入年增長率)/營運資金周轉次數 =1,047,118.86*4/3*(1-2.78%)*(1+13.33%)/11.80=130351.79萬元
發行文件顯示,藍色光標的廣告業務模式決定了公司通常需要保持較大規模的流動資金,用于集中結算支付或墊付媒介采購款,以及數據庫的購買、更新等,根據測算,其2018年的營運資金需求量為13.04億元。
截至2017年9月末,藍色光標貨幣資金余額為19.97億元,較2016年末大幅增長, 扣除可轉債募集資金專戶尚未使用余額5.89億元以及擬償還于2017年11月17日 到期的2015年度第三期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人民幣6億元,預計運營資金缺口約為4.96億元。
簡而言之,正是藍色光標廣告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公司應收賬款、預付款項也隨之攀升,形成一定營運資金缺口。
“發行人的廣告業務模式決定了公司通常需要保持較大規模的流動資金,用于集中結算支付或墊付媒介采購款,以及數據庫的購買、更新等”,發行文件顯示。
現金流轉負
下面,不妨揭秘一下這一“亞洲最大公關公司”的商業模式。
公開信息顯示,藍色光標目前是一家為大型企業和組織提供品牌管理與營銷傳播等綜合性服務 的專業企業,主營業務為整合數字營銷、公共關系、廣告創意策劃及媒體代理, 活動管理以及國際傳播業務。
眾所周知,在上市之初,藍色光標的主營業務為公共關系服務,其核心是為企業提供品牌管理服務。上市后,藍色光標開始實施外延式發展戰略, 先后收購了思恩客、精準陽光、 美廣互動、金融公關集團、今久廣告、西藏博杰、藍色方略、密達美渡、W A VS、 多盟、億動等,業務范圍逐步擴展至電視廣告代理、互聯網廣告、數字營銷、高端社區廣告、廣告策劃、社交營銷、財經公關及會展服務等多個領域。
公司的具體業務流程如下圖:
根據業務模式,藍色光標為客戶提供的系一攬子式服務,該一攬子式服務 根據營銷服務媒介的特點,可以劃分為基于傳統的報紙、廣播和電視廣告等平臺 的傳統營銷服務和基于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平臺的數字營銷服務。
傳統營銷業務是指基于傳統的報紙、廣播和電視廣告等平臺,為客戶提供品 牌傳播服務、產品推廣服務、活動管理服務等。目前公司的傳統營銷業務以成熟業務板塊中的博杰廣告、精準陽光、今久廣告等子公司為主開展。
以傳統營銷業務中的博杰廣告為例, 其主要與新聞頻道(CCTV-13)合作承包代理其電視媒體廣告資源。 通過收購博杰廣告,藍色光標進入了電視媒體廣告領域。
博杰廣告業務流程如下:
接下來看關乎資金周轉的結算環節:
根據藍色光標發行文件,在傳統營銷服務上,公關服務與下游客戶多為后結款,階段性服務結束后,客戶階段性給公司付 款,客戶付款的平均賬期在 1-2 個月以內,相對較短。
發行文件顯示,客戶因行業不同、慣例不 同、特殊要求墊支等情況,也會有給公司預付款的情況。預付款情況占總體 30% 左右,一般預付款占一筆業務合同的 30%。
此外,對于傳統的廣告營銷服務,各子公司政策有所不同,通常會根據客戶的信用等級不同給予客戶一定的賬期,長期合作的客戶結算方式通常為廣告發布之后 3個月至半年不等,首次合作的客戶會要求一定的預付款。
截止最近三年及一期各期末,藍色光標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222355.20萬元、 354759.78萬元、503122.33萬元和566379.93萬元,應收賬款占公司資產總額比重分別為19.56%、21.67%、30.44%和31.26%,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
截止最近三年及一期,藍色光標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分別為20535.96萬元、48907.46 萬元、-9011.12萬元和-26238.12萬元。
發行文件顯示,藍色光標主要客戶為消費、科技領域的大中型企業,與公司保持多年穩定的合作關系。
公司進化論注意到,最近三年,藍色光標向前 5 大客戶銷售合計分別為 119643.80 萬元、175201.59 萬元和 209325.95 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20.01%、20.99%和 16.99% 。公司進化論暫時無法獲悉藍色光標的主要客戶名稱。
發行文件顯示,藍色光標廣告業務的應收賬款回收期平均在6個月左右,較原傳統公共關系服務業務應收賬款2-3個月的回收期長, 年底廣告業務的跨年度應收賬款金額較大,導致年底應收賬款余額較大。
不過,截止最近三年及一期各期末,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分別為2584.19萬元、8110.03萬元、 11086.08萬元和16221.95萬元。
“公司在服務過程中注重應收賬款的回收和風險控制,應收賬款的監督及催款執行力度也在不斷加大,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壞賬損失。但如果公共關系及廣告行業景氣程度變化 或客戶自身財務狀況惡化,將可能導致公司應收賬款難以收回發生壞賬,從而給 公司帶來較大的經營風險”,發行文件稱。
“車輪式”并購
特殊的業務模式下,決定了藍色光標較大的資金需求,然而與此同時,這一公關巨無霸這幾年的造血能力也遭遇被動。
數據顯示,最近三年及一期,藍色光標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1.75%、27.55%、21.66% 和19.59%。
發行文件顯示,公司毛利率水平持續下滑,既有宏觀經濟的影響,也有公司經營層面的因素。
“在公司經營層面,一方面人力成本攀升,另 一方面公司目前正在推進數字化布局,前期投入較高,尚未產生相應收入,從而 拉低了公司的綜合毛利率”,發行文件稱。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凈利潤分別為 74211.50 萬元、7751.93 萬元、68944.77 萬元和 29057.99 萬元。2015 年,公司凈利潤較 2014 年下降 89.55%。 2016 年,公司凈利潤較 2015 年增加 61192.84 萬元,增幅達 789.39%。
即便如此,藍色光標的并購沒有止步。
據報道,早在2010年年初上市成為“公關第一股”,其就確立了“內生增長”和“外延發展”并舉的發展戰略,“在’外延發展’方面,公司將加快并購戰略的實施力度,力爭通過并購的方式快速進入營銷傳播服務鏈的其他環節,實現公司成為專業的傳播集團的長遠目標”。
據統計,2010年,上市公司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和孫公司共計18家;2011年,納入合并范圍公司數量增至21家;2012年合并41家;2013年58家;2014年達到創紀錄的61家。
2015年年報中,藍色光標董事長趙文權表示,上市6年來藍色光標通過持續并購,已經從一家只有3億多收入的公關公司成長為一家年收入近100億元人民幣,業務和團隊遍布全球的大型傳播集團,各個業務板塊都已經初步成型。
2016年,藍色光標超過120億的收入中,源自上市前公共系業務的收入大約占比1/4,其余90億均來自于并購。
被稱為“車輪式”的買買買模式之下,藍色光標負債大幅上升。
在負債總額指標上,藍色光標最近三年及 一期末分別為701973.55萬元、1092638.80萬元、1065385.56萬元和1058585.68 萬元。
“2015年及2016年,隨著公司業務增長較快,對流動資金需求增加,同時外延式收購有時需平滑現金支付收購款導致負債增加較快”,發行文件稱。
目前,藍色光標正通過多種渠道尋求外部資金支援。
在銀行渠道,目前藍色光標在各商業銀行的信用等級良好,無不良貸款記錄,截至2017年9月30日, 其銀行授信總額為人民幣144000.00萬元,美元3300.00萬元,加元9500.00 萬元;其中人民幣剩余11000.00萬元未使用額度,加元剩余5905.00萬元未使用 額度,其他的已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