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伴隨著證監(jiān)會啟動2018年IPO大檢查,一股“撤退潮”席卷而來,不少已提交材料的IPO企業(yè)紛紛撤回申請,“閉門思過”補充材料。看到這樣的場景,有這么一家公司應該正暗自竊喜,因為此公司問題不少,隱憂重重,卻趕在大檢查前成功過會了。
這家公司便是本文的主角兒,仙鶴股份。在眾多IPO“小伙伴”羨慕嫉妒恨的目光中,仙鶴股份昂首闊步,即將登上夢寐以求的A股大舞臺。但在其身后,一連串的問題卻不容忽視,比如信譽不佳的實控人、在特困縣頻頻生事的子公司、投資收益占比過高、現金流吃緊以及一系列外部風險,都讓仙鶴股份身后的陰影被拉得很長很長,長到投資者不得不防的地步。
實控人“劣跡斑斑”,子公司“撒野”特困縣
從招股書上看,主營特種紙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的仙鶴股份是家典型的家族企業(yè)。自從其前身仙鶴特紙2001年成立以來,股權雖然歷經多次變更,卻始終牢牢掌控在王敏文兄妹幾人手中。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實控人王敏文曾退出公司股權結構,后在2014年年底通過仙鶴控股回歸,時機玄妙。為何說時機玄妙?且往下看。
王敏文絕對算得上資本市場中的一位“老江湖”,公開資料顯示,其曾擔任申能股份(5.760,0.00,0.00%)助理經濟師、申能資產董事長、上海電氣(5.940,-0.01,-0.17%)董事、東方證券(12.410,-0.03,-0.24%)副董事長等職務,在資本市場經歷豐富。而真正讓王敏文聲名鵲起的是,是兩次證監(jiān)會的行政處罰與一次上市失敗。
2007年12月,仙鶴股份前身仙鶴特紙及衢州仙鶴紙業(yè)有限公司曾因“利用他人賬戶買賣證券”的行為被證監(jiān)會行政處罰,而該行為發(fā)生的時間為2005年,彼時王敏文還是仙鶴特紙第一大股東。但處罰下達時,這位高人已從公司全身而退,一門心思撲在了其控制的另一家公司立立電子的上市之路上。
可惜的是,2008年3月立立電子首發(fā)申請過會便被質疑掏空了浙江海納資產,次年4月證監(jiān)會發(fā)審委否定了寧波立立電子的首發(fā)申請,撤銷立立電子公開發(fā)行股票核準決定,這也是證監(jiān)會首次做出發(fā)行撤銷決定。上述兩次事件,雖然證監(jiān)會連連處罰,王敏文卻也毫發(fā)無損,直到其在二級市場進行內幕交易時,才終于被證監(jiān)會逮個正著。2013年4月15日,王敏文夫婦因內幕交易被行政處罰。
重返仙鶴股份時,正是王敏文夫婦二人被證監(jiān)會處罰,處于人生低谷的灰暗時刻。
現在看來,盡管這位實控人和仙鶴股份均犯有“前科”,但并未妨礙其成功過會。監(jiān)管不念舊惡,仙鶴股份想必要“感激涕零”了吧。
但觀察君不得不說,仙鶴股份管理層和行政處罰的親密接觸,具有傳染性,其子公司河南仙鶴是重點被傳染對象。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河南仙鶴因污水處理設備不正常使用,導致廢水超標排放遭9.8萬元環(huán)保處罰。2017年,河南仙鶴2號涂布車間輸送丁苯膠乳的管道破裂,導致 100 多公斤丁苯膠乳沿雨水管網外溢,又被處以9萬元的罰款。除環(huán)保罰款外,河南仙鶴還因為違規(guī)占用土地被罰300萬,且其制漿原材料堆場尚未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證。
河南省內鄉(xiāng)縣為國家級特困地區(qū),河南仙鶴在這里如此“撒野”,實在是有些“坑爹”。當然,從上文仙鶴股份被罰的情況來看,“上梁不正下梁歪”或許可以解釋這一狀況。而拋開一連串行政處罰和歷史劣跡,仙鶴股份的業(yè)績到底怎么樣,也是我們應當重點關注的問題。
投資大于實干背后,現金流卡住經營命脈
招股書顯示,2015-2017年,仙鶴股份分別實現營收19.09億元、21.96億元和30.47億元,同期歸屬母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28億元、1.9億元、3.61億元。從數字可見,2017年業(yè)績大漲,貌似經營的還不錯。
但是,公司的主營業(yè)務卻并不樂觀,因為其主要收益,竟然來自于投資而非主業(yè)。報告期內,仙鶴股份對夏王紙業(yè)的投資收益分別為0.87億元、1.40億元、1.79億元,分別占扣非后凈利潤的67.81%、73.24%、49.48%。可見,報告期內這三年,投資夏王紙業(yè)的收益撐起了仙鶴股份的大半個江山。
雖然仙鶴股份并不承認自己過于依賴投資收益,但占比擺在面前,其看似美好的業(yè)績其實相當不美好。而夏王紙業(yè)的貢獻并不止于投資收益,還包括對仙鶴股份現金流的鼎力支持。
仙鶴股份的經營性現金流狀況很像過山車,但總體情況很不樂觀。招股書顯示,2015-2017年,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分別為-969萬元、4960.7萬元、-2.89億元。2017年是仙鶴股份的豐收年,凈利潤高達3.61億元,但反觀上面的現金流,讓觀察君不禁皺眉。
業(yè)績與現金流頭腳顛倒,而造紙行業(yè)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yè),一條生產線的廠房及設備等投資動輒上億元,面對這樣的現金流狀況,經營勢必面臨一個大難題。這一狀況還可以從其他數據得到印證,比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與同行業(yè)公司相比均存在較大差距。
整體上來看,仙鶴股份報告期內的業(yè)績增長不錯,但增長的背后,既有投資收益“摻水”,又有現金流的日益緊繃,總體上并不樂觀。而拋開自身的問題,未來這家公司將要面對的其他風險,也是山重水復只多不少,下面觀察君就列舉一二。
多項風險并存,持盈能力能否經受考驗?
據招股書顯示,煙草用紙是仙鶴股份的主要產品之一,2013年至2016年9 月,該品類產品所產生的毛利占公司主營業(yè)務毛利比重平均為42.95%,位列八大品類毛利貢獻率的首位。
可見,公司對于煙草行業(yè)的依賴頗重,但隨著國家控煙力度的加強,以及消費者健康觀念的更新,這一行業(yè)的窘境勢必影響到仙鶴股份未來的發(fā)展。
另據公開信息顯示,仙鶴股份位于衢州市的通江路廠區(qū)將在未來一年多的時間內面臨搬遷,而該廠區(qū)產能合計接近8萬噸,占公司總產能比例超過10%。其實這份搬遷計劃2014年就已制定,期限為5年,遲遲不見行動才將問題積累到現在。也就是說,未來一年公司的的產能受到嚴重影響,這對公司未來經營也是考驗。
第三項要說的風險來自國際環(huán)境,招股書顯示,2015-2017年,仙鶴股份外購木漿的金額分別為6.2億元、6.6億元和11.4億元,占公司同期采購總額的比重分別為47.11%、44.31%和45.58%。由此可見,仙鶴股份對原材料的進口依賴度很高。當前,世界貿易秩序變動詭譎,前途未卜,木漿供應價格受全球多重因素影響,極有可能產生較大波動。結合前述的分析可知,仙鶴股份未來能否持續(xù)盈利,將面臨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