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二只募集失敗的發起式基金
在業內,發起式基金的合同不能生效的情況比較少見。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長信穩尚三個月定開債發起式是中國公募史上第二只募集失敗的發起式基金。首例是去年9月6日宣布募集失敗的富國創利純債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
與開放式基金募集失敗后,還能轉為發起式基金的情況不同,發起式基金一旦發行失敗,想重新發行需要再次申請批文。
事實上,今年以來債市出現明顯回暖跡象,多只債基宣布提前結束募集。那么,為何長信穩尚三個月定開債發起式會遭遇“逆流”?《國際金融報》記者曾向長信基金詢問詳情,但截至發稿前并未收到回復。
根據相關規定,發起式基金成立的條件為在份額發售之日起3個月內,發起方認購的基金份額總金額不少于1000萬元人民幣,且承諾持有期限不少于3年。
公開信息顯示,長信穩尚三個月定開債發起式于2017年12月22日開始募集,原定認購截止日為2018年2月23日。但由于募集情況沒有達到預期,2月14日,該基金發布延長募集期的公告,將募集時間延長至3月21日。
在經歷了三個月頂格募集期后,長信穩尚三個月定開債發起式遲遲未發布基金成立公告。直到4月18日,該基金發行期結束近一個月后,才發布了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關于延期發布公告的原因,長信基金并未作出回應。
長信基金被機構放鴿子了?
在市場環境和基金經理配置都利好的情況下,長信穩尚三個月定開債發起式卻發行失敗,實在讓投資者大跌眼鏡。
從市場行情來看,今年以來發起式基金的發行十分火爆。據統計,截至3月28日,共發行164只基金,其中有63只屬于發起式基金,而在這些發起式基金中,超過50只屬于定開債基。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今年以來,債市在底部企穩反彈,債基的業績也有所回升,因此激發了基金公司布局相關產品的熱情。
此外,恒豐泰石總經理韓瑋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提到,和其他類型的基金相比,定開債基具備兩大優點:其一,定開債基不但有利于基金配置久期更長的債券組合,而且可以避免日常申購贖回的干擾,資金利用率高,這些都有利于基金取得更好的業績;其二,定開債基封閉期間投資者短期不能贖回,基金管理公司可以獲得穩定的管理費收入,有利于激勵銷售渠道。因此定開債基相對傳統債基是一種更加多贏的產品。
從基金經理配置上來看,長信穩尚三個月定開債發起式是由該公司投研大將陸瑩掛帥。陸瑩于2010年7月加入長信基金,曾任基金事務部基金會計,交易管理部債券交易員、交易主管,債券交易部副總監、總監。現任長信利息收益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長信穩健純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長信純債半年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和長信長金通貨幣市場基金的基金經理。
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長信穩尚三個月定開債發起式基金為何還會遭遇滑鐵盧?
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合同中提到:“本基金單一投資者持有的基金份額或者構成一致行動人的多個投資者持有的基金份額可達到或者超過50%,基金不向個人投資者銷售”。因此,業內人士認為,該基金發行失敗極有可能是有機構投資者臨時變卦所致。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12月31日,長信基金資產總凈值為542.64億元,其中機構持有比例為57.29%。具體來看,長信旗下76只基金中,有32只基金機構持有比例在50%以上,其中20只基金機構持有比例高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