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工廠、自動駕駛、智慧港航……5G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
近日,市經信局公布了我市5G產業未來5年的發展規劃。按照計劃,我市將通過加快產業培育,夯實網絡基礎,創新場景應用,加快培育壯大5G產業,力爭打造成為全國領先的5G創新應用和產業發展示范區。
5G產業,寧波布局落子如飛。
產業培育強鏈補鏈揚帆5G新藍海
“理論上來說,提升5G網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增加頻率。由于現在5赫茲以下的頻段相對擁堵,又沒有新的頻段可用,因此廠商們紛紛想到了毫米波技術。”寧波聚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陽告訴記者,乘著5G毫米波的東風,以生產LCP改性樹脂、纖維、薄膜為主的聚嘉新材料已迎來闊步發展的關鍵一年。
在寧波國家高新區,聚嘉新材料已新建4條自動LCP改性樹脂生產線;在鎮海,LCP薄膜、纖維一期項目進入量產階段;在北侖,年產8000噸的樹脂生產線項目建設也已經啟動。在王陽看來,5G毫米波將更好地發揮5G低延時、高速率、大連接的特性。待其推出后,不管是5G手機還是5G基站,都需要用到LCP材料,LCP材料將成為5G通信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作為目前行業內唯一實現從LCP薄膜樹脂到LCP薄膜全產業鏈生產的高科技企業,聚嘉新材料正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
聚嘉新材料的加速崛起,是寧波不斷掘金5G產業的縮影。自5G推出并逐步實現商用以來,寧波積極搶抓風口,在5G關鍵材料、關鍵器件等產業鏈核心領域,成功攻克一批5G關鍵技術,研制生產一批5G新材料新產品,涌現一批行業骨干企業,初步打造了5G關鍵材料—5G關鍵器件—5G應用軟件—5G智能終端產業鏈。
寧波企業在5G散熱材料、PCB板材、LCP薄膜等5G關鍵材料領域已取得較大進展,在濾波器、射頻前端、光模塊、光纖連接器、適配器等5G關鍵器件領域,也有不少甬企的身影。這些企業擁有較強的研發及制造能力,自主開發的濾波器平臺已實現量產,光纖連接器和適配器更是占全球產能的近50%。在5G應用軟件領域,寧波企業已成功研發5G消息平臺、基于5G通信的智能遠程控車系統、供水管網在線預警系統等應用軟件;在5G智能終端領域,5G車載終端設備、5G智能安防機器人等5G智能產品的出現,進一步完善了寧波5G產業鏈。
“寧波5G產業發展基礎日益堅實,但也不能忽視產業發展的短板。”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由于缺乏領軍企業,寧波5G核心產業的規模仍然偏小。與此同時,寧波5G相關企業大部分處于產業鏈上游的5G關鍵材料、5G關鍵器件等細分領域,與其他省市5G鏈主型企業相比,產業帶動作用有限。此外,由于5G產業應用種類繁多,需求差異較大,而寧波涉及5G產業領域的科研院所相對較少,尚不能滿足產業快速發展和規模化應用的需求,5G產業創新能力仍有待提升。
“為打破這一發展瓶頸,在未來5年的培育過程中,我市將進一步聚焦5G關鍵技術的突破及5G相關產業的培育。”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寧波將鼓勵企業不斷突破5G關鍵材料,發展5G關鍵器件,優化5G應用軟件,壯大5G智能終端,力爭到2025年底,形成具有自主核心技術的5G關鍵材料、5G關鍵器件和5G創新應用解決方案,建成4個融合應用創新中心,以實現5G技術研發能力和產業化能力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我市將通過突破5G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一流產業創新載體、引進培育5G“鏈主”企業、集聚5G創新創業企業、培育5G解決方案供應商等方式,力爭到2025年底,培育具有國內影響力的5G產業鏈“鏈主”企業1家、5G產業鏈細分領域的優質企業5家,5G相關產業業務收入突破1800億元。
其中,我市將重點打造寧波大學未來無線研究院,通過面向電路、天線與系統等領域的理論與分析、建模與設計、制作與測試進行布局,構建未來無線技術的設計、制作、測試三大平臺,打造擁有多個不同功能區的實驗室。與此同時,我市將重點打造中國電信物聯網聯合開放實驗室,使其成為重要的5G創新應用基地。
網絡先行夯實基礎優化發展生態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21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工信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公布了全國36個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在重點場所、重點行業4G/5G網絡質量的抽查成績。最終,寧波以107.12的總得分排名全國第一。除了總得分,寧波在重點場所4G網絡總得分及主要道路5G網絡兩個子項上的總得分同樣排名全國第一。
“寧波能夠拿下這個全國第一,并不意外。”中國移動寧波分公司
網絡部經理謝岳通告訴記者,從2017年5月在全國率先啟動5G外場測試,到2019年10月成為全國首批實現5G商用的城市,寧波正一步一個腳印地打造處處可用、處處好用的5G泛在覆蓋網絡,并成功入選中國移動全國十大5G網絡優秀城市。
事實上,作為全國第一個推出智慧城市總體規劃的城市,寧波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常年領跑全國。市通信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已建成5G基站13530個,并實現重點鄉鎮以上區域5G信號的連續覆蓋。今年5月,寧波還率先建成了以千兆5G、千兆光網為代表的“智慧雙千兆之城”,為豐富5G應用、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深化數字化改革奠定了扎實的數字基座。
“應用拓展,基礎先行。未來5年,寧波仍將繼續夯實網絡基礎。力爭到2025年底,建成5G基站超過4萬個,5G個人用戶普及率超過85%,5G網絡接入流量占比超過75%,實現5G信號全覆蓋和規模商用,孵化帶動一批新興產業發展。”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具體來看,我市將大力推進5G公網建設,擴大5G網絡城鄉覆蓋,強化室內場景、地下空間等5G網絡深度覆蓋,加快5G獨立組網建設,推動5G網絡運行能力進入全國前列。
與此同時,通過積極推進5G行業虛擬專網建設,支持重大產業園區部署5G行業虛擬專網,支撐5G+工業互聯網等行業共性需求。順應5G時代多樣化的算力需求,部署通用、靈活、安全并支持多生態業務的分布式邊緣計算網絡。
此外,我市還將謀劃建設寧波智算中心,優化布局大型云數據中心,建設5G+北斗一體化網絡基礎設施,推進地面5G移動通信系統與衛星互聯網深度融合,構建完善“5G+千兆光網+智慧專網+衛星網+物聯網”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體系。在加快建設5G網絡設施的基礎上,我市還將持續加強5G網絡的統籌共建,不斷提升5G應用的安全水平。
場景創新讓5G融入千行百業
戴上特制的AR眼鏡,遠在北京、上海的專家能夠通過工作人員的鏡頭,遠程協助解決智能制造中遇到的各類疑難雜癥;借助5G技術,智能倉儲、智能物流應用變得更加流暢,徹底告別了原先WiFi的卡頓問題。在野馬電池,以5G+工業互聯網為牽引的智能工廠已具雛形。
車間內,智能機器人在接收系統指令后,將生產線上打包成盒的電池搬運至固定的存放區域,并隨手將空盒安放在生產線上。待電池裝滿19盒后,系統就會發送“運送”指令。
“5G低延時、高速率、大連接的特性,使AGV機器人的活動區域不再受限,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野馬電池兩化辦經理王建裕告訴記者,目前該廠每條生產線每分鐘可生產600節堿性電池,不僅效率提高了,5G的介入,也讓生產線的不良率比原先降低了近30%,每條線上的工作人員從原先的5人減少至1人。
隨著5G技術的逐步推廣,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已加入5G+工業互聯網大軍,掘金智能制造。在海曙,雅戈爾寧波總部、吉林琿春兩大制造基地的5G未來工廠建設預計年內便可完成。待云南瑞麗工廠投用后,雅戈爾將借助5G開啟智能制造新模式。屆時,雅戈爾的生產將實現可展示、可預測、自適應,生產效率提升25%以上,預計年利潤可增加3000萬元。
在江北,愛柯迪的“人工智能大腦”能夠與前端7個工廠、87個車間的2300臺設備同時實現交互與控制,通過5G信號,在云端精準把控,滿足個性化應用場景的需求。以往人工1小時的工作量,在這個智慧工廠15分鐘就可以完成。
在北侖,海天已于今年6月完成5G項目簽約,力爭通過打造“5G+AR”線上虛擬工廠、產品質檢等場景,實現AI智能預警及維護。
不光是與工業互聯網的結合,在智慧港航、交通物流、能源電力等領域,5G產業融合也取得了成效。在5G+智能港航領域,寧波舟山港實現首個5G網絡切片港口應用;在5G+交通領域,寧波地鐵打造了國內領先的“5G智慧地鐵”樣板點;在5G+能源電力領域,國網寧波落地全國首個5G智能配電房。
“除了與民生領域結合,寧波制造業基礎扎實,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加快場景應用將是寧波發展5G產業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按照計劃,力爭到2025年底,實現5G融合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在各細分行業細分領域擇優選樹一批5G樣板應用,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積極爭創5G應用創新示范區。
其中,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打造20個以上5G全連接標桿工廠,建設“5G+工業互聯網”試點項目200個;在5G+車聯網、5G+智能港航等重點領域,遴選100個5G應用標桿。
一個全方位、立體推進的5G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系正在寧波全面鋪開。
(記者殷聰通訊員廖小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