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河北省民政廳獲悉,河北省近日出臺相關文件進一步推廣“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服務模式,調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養老志愿服務和社區治理,不斷提高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是按照“低齡存時間,高齡換服務”的思路,鼓勵和引導年紀較輕的老年志愿者為年齡較大的老年人提供按摩、跑腿、維修等方面服務,按一定規則記錄服務時間、服務質量等,當這些老年志愿者年老需要服務時,可提取時間兌換。“‘時間銀行’本質上是老年人之間的互幫互助,志愿服務多的老年人將優先享受同等服務。”石家莊市民政局副局長黃少華說。
為保障“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高效運行,近日,河北省民政廳、河北省文明辦、共青團河北省委員會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廣“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服務模式的意見(試行)》,倡導低齡老年人、退休干部、社區黨員等參加“時間銀行”志愿服務,鼓勵從事家庭照護的家政服務人員、養老服務機構從業人員、持證社工成為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專業服務。
意見明確,河北各地要積極發揮志愿服務組織、社工機構、社工站、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服務載體的功能和作用,將“時間銀行”與服務載體任務相融相促,形成合力。各地要結合工作實際,利用云計算、大數據與移動互聯網,打造“時間銀行”信息管理平臺,實現需求發布、服務供給、服務評價、時間儲蓄與兌換、實時查詢、監督管理等功能。
河北省民政廳工作人員稱,河北各地可結合區域特點和工作實際,探索個性化、多樣化的實施路徑,如基礎條件好、基層熱情高的地區,可以全域推行;對于條件不成熟的地區,可以選擇有代表性、有一定基礎的區域先行推開,因地制宜設計方案模式,邊探索、邊總結、邊完善、邊推廣。
(記者趙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