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書山有路‘趣’為徑”為主題的“兒童閱力計劃”2023發布會在北京舉辦。發布會由人民網主辦、兒童成長數字內容平臺叫叫協辦。來自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師范大學兒童閱讀與學習研究院、人民日報社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等業界各領域的嘉賓出席發布會,共同探討兒童閱讀行業的健康發展。
“兒童閱力計劃”2023發布會在北京舉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恰逢其時 兒童閱力計劃持續推進
發布會在一場別開生面的詩朗誦表演中啟動,六位小讀者身著傳統服飾,表演了《我把中國詩“畫”給你》,朗誦《食荔枝》《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經典詩詞,帶領大家在優美的古詩中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
詩朗誦表演
“過去一年,人民網攜手兒童成長數字內容品牌叫叫推出《我把中國詩“畫”給你》欄目,讓孩子在詩詞畫作中領略祖國大好山河,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活動現場,人民網黨委委員、副總編輯孫海峰表示,欄目發布后,得到教育行業、文化傳播領域、各地政府等方面高度關注,也受到了廣大家長和學生的好評。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中心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鄧俊峰也對“兒童閱力計劃”給予了肯定,“一個人從青少年時期所形成的閱讀習慣,很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從終身教育的角度來講,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同樣需要青少年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因此,‘兒童閱力計劃’的發布恰逢其時。”
解析現狀 《中國兒童閱讀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本次發布會發布了《中國兒童閱讀發展研究報告》。報告由人民網“兒童閱力計劃”聯合人民數據研究院發布,特邀“兒童閱力計劃”合作伙伴叫叫擔任研究顧問,共同分析解讀中國兒童閱讀現狀,探索家長、學校、社會和政府共同推動兒童閱讀發展的現實路徑。人民數據管理有限公司總編輯、副總經理劉暢在現場對報告內容進行了解讀。
《報告》指出,我國未成年人閱讀情況總體向好,養成閱讀興趣和習慣,完善閱讀思維的搭建,有助于提升其綜合能力,對孩子的自主成長能起到促進作用。但兒童閱讀仍存在閱讀增速較緩、閱讀時長落后國際水平、缺乏支持性資源等問題。
《報告》分析認為,為進一步激發青少年的閱讀興趣,我國下一階段兒童閱讀工作的關鍵是在兒童閱讀啟蒙階段用科學的方式喚醒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小感受閱讀帶來的自我成長和成就感。潛移默化的熏陶,內在驅動和外在支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培養青少年的閱讀興趣。
多策并用 助力孩子在閱讀中快樂成長
“樹立科學閱讀理念 助力孩子自我成長”圓桌論壇
在圓桌論壇環節,北京師范大學兒童閱讀與學習研究院副院長、教育學博士李廣泰,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張之路,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中心小學黨總支書記陳鳳琴,兒童閱力計劃合作伙伴叫叫創始人兼CEO魏緯圍繞“樹立科學閱讀理念 助力孩子自我成長”表達了各自的觀點。
李廣泰認為,做到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有助于孩子們在閱讀中獲得成長。愛讀書就是養成孩子們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好的閱讀興趣;讀好書是要讀經典的書,讀適合孩子智力發展的書;善讀書則是要有閱讀的策略,得到適當的指導。
如何評判好的兒童內容?張之路認為,書本要言之有物,不能“知識空載”;書中還得有好的人物、好的故事,能夠吸引孩子。而讓孩子愛上讀書的關鍵,就是如何激發他的興趣發揮孩子的主動性。
叫叫創始人兼CEO魏緯認為,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的興趣需要被尊重。時代在變化,閱讀的形式也在變化。數字化內容可以讓書中的角色更加生動、故事更加鮮活起來,孩子有更多的參與感,身臨其境。數字閱讀與實體書閱讀相輔相成,不管哪種形式重要的都是引發孩子的興趣與思考。
本次發布會在現場嘉賓學者們的倡議中落下帷幕,嘉賓們現場宣讀了2023《兒童閱力計劃倡議書》,呼吁政府、學校、家庭、企業平臺、出版社等社會各界投入到推動兒童閱讀的行列中來,以書香中國建設促進文化強國建設,讓書香沁潤童心、讓閱讀伴隨成長。(記者 潘曉文)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