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1日
我國自主研制的
殲-15艦載戰斗機
(資料圖)
首飛成功
13年了
“飛鯊”越飛越高、越來越強
殲-15首飛前一晚
“特殊”的晚餐讓試飛員難忘
2009年8月31日
上午10時46分
隨著塔臺一聲令下
殲-15首飛試飛員李國恩
駕駛戰機升空
飛行13分鐘后安全著陸
飛機剎停后
放下攔阻鉤并進行機翼折疊
殲-15順利實現了陸基首飛
殲-15首飛成功,振奮人心
可鮮為人知的是
就在首飛的前一天
那晚的晚餐
讓試飛員李國恩終生難忘
更讓他感到這次試飛的不同尋常
李國恩回憶:
“前一天晚上
相關技術人員請我吃了一頓晚餐
這是歷史上在執行首飛任務時
沒有過的
反過來講
這里可能隱含著風險
但國家投入了大量的
精力、財力、人員
我當時想
既然從事了這個職業
就算遇到風險
也認為自己是值得的
……
此生選擇試飛,終生無悔”
在20多年的試飛生涯中
李國恩飛過的飛機不下30種
直面險情、處理突發情況已是常態
他說:
“試飛員這個職業,危險性是一定有的
但這項工作終歸要有人做
把自己的職業選擇
與國家的需求相結合
一定是個好職業
作為試飛員,我也覺得很有趣
不斷在探索新的領域
當一架架戰機從自己手上托起
尤其是看到自己試飛過的戰機
在部隊能夠執行任務的時候
不用語言表達
內心的喜悅油然而生”
歷經13載磨礪
“飛鯊”已鑄成“利劍”
13年間
“飛鯊”越飛越高、越飛越強
那些屬于殲-15的瞬間
一幕幕都值得銘記
2012年11月23日
殲-15第一次在遼寧艦成功起降
2013年6月
殲-15再次在遼寧艦起降
并進行首次駐艦飛行
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
能夠獨立培養
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國家
2013年12月
殲-15正式入列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
2015年9月
殲-15編隊參加“九三閱兵”
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2016年12月
殲-15隨遼寧艦航母編隊
出第一島鏈
赴西太平洋海域開展遠海訓練
2017年7月
殲-15編隊參加朱日和閱兵
2017年
海軍艦載機部隊
組織殲-15夜間著艦訓練
攻克夜間起降技術難關
2018年4月
南海海上閱兵
遼寧艦編隊和殲-15編隊亮相
2019年3月
殲-15進行伙伴空中加油
整體作戰能力再次加強
2020年7月
殲-15夜間空中伙伴加受油
2020年11月
海軍首批生長模式培養的
艦載戰斗機飛行員
通過航母資質認證
實現了單批認證人數最多
平均年齡最小、飛行時間最少
認證周期最短的歷史性突破
2021年8月
海軍航空大學某部
航母艦載戰斗機飛行教官
取得夜間航母資質認證
從陸基首飛
到晝夜間起降航母
從??胀粨粲柧?/p>
到伙伴式加受油
……
13載翱翔天空
13載亮劍守護
殲-15鋒芒愈利
如今
更多“飛鯊”全時待命
時刻準備著展翼高飛
來源:央視軍事綜合航空工業沈飛、沈陽所、人民海軍
【編輯:蘇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