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4月17日至18日,2023年全國重大天氣過程總結和預報技術經驗交流會暨氣象部門預報員聯盟第二屆高端論壇在廈門召開,圍繞2022年典型天氣及其預報服務進行交流與總結,研討推動有關預報方法和技術發展的思路和舉措。氣象部門預報員聯盟委員會主任委員矯梅燕,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談哲敏,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出席交流會。
在高端論壇上,談哲敏、丁一匯分別圍繞天氣科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影響中國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背景等作特邀報告。與會專家還圍繞華南前汛期弓狀回波統計特征及大風形成機制,國家級數值預報新進展及未來發展,基于深度學習技術的智能網格預報進展等方面分享學術前沿動態。
氣象部門預報員聯盟委員會主任委員矯梅燕在開幕式上,對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提升精準預報能力提出了期望。她希望通過高端論壇的交流活動,促進氣象領域的資深院士、專家與廣大預報員交流互動,助力預報員隊伍成長,為氣象預報技術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交流會共設置一個主會場、七個分會場,研討領域分別為暴雨、暴雪、強對流天氣、高溫、水文、環境、寒潮、數值預報釋用、天氣預報技術、臺風與海洋等多個方面。來自中國氣象局各業務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高等院校、民航部門等多個單位的200余名代表參與交流。
會議由中國氣象學會主辦,國家氣象中心、福建省氣象局、氣象部門預報員聯盟、中國氣象學會天氣學委員會、福建省氣象學會和廈門市氣象局共同承辦。
(作者:劉玨 責任編輯:閆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