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小說《一簾幽夢》中,男女主角的愛情始于“連空氣中都能嗅到愛的香氣”的普羅旺斯。法國普羅旺斯是薰衣草的故鄉,也是花海旅游愛好者的“朝圣之地”。除普羅旺斯外,荷蘭郁金香花海、保加利亞玫瑰谷、日本北海道花海、印度向日葵園等都是國外著名的花海旅游勝地。
近年來,我國花海建設發展勢如破竹,全國具有一定規模的花海項目已超過1000個,既有渾然天成的自然花海景觀,也有精心打造的人工花海。但目前國內花海旅游尚處于不成熟階段。如何做到吸睛又吸金,將生態“顏值”轉化為可持續的經濟“產值”,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花海“熱浪”來襲國內這些花海景觀,絕對可以驚艷到你。
(資料圖片)
北京居庸關長城山桃花海
來源:中國鐵路春風送暖 山桃盛開
居庸關長城春日漫山桃花,花香四溢,仿佛置身于童話世界。列車穿越在粉色花海,如同穿行在二次元的世界。當花瓣飄落的時候,列車穿過的一瞬間,還會有紅雨飄落與浪漫的“櫻吹雪”不期而遇,真的是妙不可言。江西婺源油菜花海
來源:中國新聞網 萬畝梯田 人間芳菲春天的婺源是一片金黃色的油菜花海。進入三月中旬,江西婺源江嶺萬畝梯田油菜花迎來盛花期。層層疊疊的梯田青黃相間,金燦燦的油菜花隨風搖曳,與白墻黛瓦的民居相映成景,遠山、近水在薄霧中若隱若現,勾勒出一幅美麗的鄉村風光畫卷。江蘇鹽城荷蘭郁金香花海
來源:大豐荷蘭花海官網
因花生愛 以愛鑄魂
江蘇鹽城所表現出的“荷蘭”氣質除了攔海造田的奇跡和精神,最為生動的莫過于大豐區的荷蘭花海。荷蘭花海是中國黃海地區農業發展變遷的歷史縮影,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它是國內連片種植郁金香面積最大、品種最多、形態最美、業態最全的“中國郁金香第一花海”。安徽尖山湖薰衣草花海
來源:合肥文化旅游文化官方微博
紫色浪漫 夢幻世界
薰衣草——羅曼蒂克的代名詞,這種花語為“等待愛情”的紫色小花,迷倒了全世界萬千追求浪漫的人們。尖山湖逸趣園坐落在景色優美的合肥巢湖浮槎山下,大片的薰衣草迎風綻放,在藍天、白云以及陽光的映襯下,一簇簇淡紫色的花序在微風中不時擺弄著身姿,纖柔而曼妙,夢幻而神秘,構成了一幅幅絕妙的風景畫。
江蘇句容芝櫻花海
來源:中國江蘇網
若合你意 深感幸福
芝櫻小鎮位于素有“金陵后花園”美譽的鎮江句容市天王鎮金山村浮山之麓,園區總面積1300余畝,其中占地300余畝的“芝櫻海”是目前全球面積第一大的芝櫻花海,是日本北海道東藻琴芝櫻公園的兩倍。姹紫嫣紅的芝櫻織成絢麗的花海,溫柔浪漫,陣陣清香隨風而來,仿佛人間仙境! 花海建設困境多多一擁而上的花海“看上去很美”,但很多只是“曇花一現”,未能實現長遠的可持續發展。風口之下,國內花海旅游也面臨諸多發展困境。
1.缺少旅游規劃、景觀設計只見花朵不見園的情況較普遍。游客動線設計差,空間規劃及景觀層次單一,容易造成審美疲勞,一個300畝的景區,往往20分鐘就看完的現象非常普遍。另外,大片的花海植物,有其季節性,品種選擇不當或布局不當,往往會造成景觀效果和維護運營成本無法平衡的情況。
2.缺乏成熟模式、行業標準
我國的花海旅游起步較晚,花海旅游項目的建設仍處于初級模仿階段,由于土地、資金、技術等多種問題,暴露出重復建設、設施落后、體驗性差等問題。花海旅游還停留在走馬觀花的到此一游階段,除了花海觀光,其他游玩、體驗項目較少,且檔次較低,與花卉主題關聯度弱。
3.盲目跟風模仿,審美疲勞
花海帶來的美麗幻象,花海經濟的井噴幻覺,撩起了很多地方的投資沖動。為推動花卉旅游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各地區算是絞盡腦汁創造新鮮花樣。花海景區建設盲目跟風的現象也隨之出現,導致花海同質化、質量粗糙,缺少品質感,千篇一律的打卡照缺乏特色,降低了游客的關注度和復游率。
4.運營模式單一,經營無策
大多數花海景觀項目缺乏長遠的經營理念和盈利模式,很多項目都是倉促上馬,并未經過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主要依靠門票、商品銷售(花卉、紀念品、精油、化妝品等)、餐飲、租賃費用等收入,尤其是小型花海景觀項目缺乏文化、創意的深度挖掘和開發。盈利模式的單一,導致單個花海項目抗風險能力較低。
5.缺乏專業人才,融合度低
花海旅游因起步時間短,市場上專業復合型人才和運營機構缺少,要湊齊懂種植、景觀、運營、文創等的專業團隊較難。另外,花海旅游在產業融合方面還有待拓展,產業鏈條相對較短,帶動作用不強。 花海旅游的未來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教授表示,打造花海景觀必須尊重自然規律,要考慮其可持續性。那未來的花海建設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堅持生態性原則
生態性是花海設計中應該堅持的首要原則。生態性原則就是在花海景觀打造中利用好場地的水系、地形、植被等各種自然因素,使花海植物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保護好原有的生態環境系統,達到最好的環境效果。
來源:荔枝風景線官方微博視頻截圖
2.科學性和藝術性統一中國花海聯盟會長潘春屏認為,完美的花海景觀應該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既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適應上的統一,又要通過藝術構圖原理體現出植物個體及群體的形式美,以及人們欣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比如北方地區的花卉園區可以利用山水自然景觀做好空間設計,增加燈光、裝飾物、雕塑小品等人工景觀等手段,尤其是打造震撼靚麗的溫室花卉景觀,來滿足游客的冬季旅游需求,做到冬季不閉園或少閉園,增加景區收入。來源:江蘇省文旅廳
3.高度融合相關業態
中國園藝學會球宿根花卉分會副會長、青海大學教授湯青川認為,品牌是在激烈無情的市場競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如果僅僅是看花,那是失敗的花海,成功的花海項目需要把服務和運營品牌化。花海也應該做互聯網+的入口,跨界整合各種能結合的資源,并更好地利用各種網絡宣傳平臺,對花海景觀進行展示和引流。
保持期待 奔赴花海人們對大自然的渴望、新媒體營銷的崛起等因素,共同推動了花海成為新興旅游地。而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消費者要求的提高,作為文旅新業態的花海旅游需要不斷迭代升級,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資料參考:中國園林網、夢游中國、創行合一休閑農業創意中心、城市怎么辦等新聞熱線:010-5803 4022
關注“中國花卉報”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