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這個模式,現在已經快被新能源企業沖散了。
被稱為中國最大汽車經銷商的龐大集團,在破產重組之后,現在有面臨著退市。根據公告顯示,5月12日公司股票的收盤價為0.59元/股,這已經是連續第12個交易日收盤價格低于1元。業界給出的推測,即便后續8個交易日,連續漲停,也仍會觸及到交易類退市指標,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
股價的低迷,映射出來龐大集團近年來業績的低迷表現。
(相關資料圖)
雖然經銷商模式已經開始不如之前一樣受寵,但,新勢力中的小鵬汽車卻堅持選擇經銷商模式的融入。當曾經的“最大汽車經銷商”,已經在市場上玩不下去的時候,是不是也間接的說明4S店這套傳統的賣車模式走向尾聲?新勢力們還會用上經銷商嗎?
傳統經銷商集團,玩不下去了
龐大集團主要經營的有奔馳、大眾、奧迪、豐田等30多個品牌,在傳統銷售模式的年代里,一年的利潤也能接近10億元左右。但從2017年開始,公司的凈利潤就已經有了頹勢,陸陸續續的開始靠出售子公司來回籠資金。
到2021年,龐大集團僅剩283家經銷門店,市值也嚴重縮水,今年已經瀕臨退市。曾經中國市場最大的經銷商集團,如今發展到了瀕臨退市的地步,背后是業績衰退導致的。而讓業績開始衰退的原因,是整車銷量不及預期、毛利率逐年下滑。
看幾個2022年財報的核心數據:
1.全年龐大集團實現新車銷售12.98萬臺,同比下降8.2%;
2.龐大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60.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1%;
3.龐大集團平均庫存周轉天數47.5天,比2021年的43.3天增加4.2天;
4.公司存貨總額為34.1億元,比2021年增長了9.6%。
簡言之,是傳統汽車不好賣了,囤貨量大、庫存周轉天數延長,而且龐大集團覆蓋的品牌大多還都是傳統燃油車品牌;而新能源品牌只占少數,包括廣汽埃安、哪吒、歐拉等品牌,僅僅幾個品牌也不能彌補燃油車不好賣產生的影響。
傳統經銷商模式,越來越難了嗎?
確實如此,在新能源時代到來之后,傳統汽車經銷商模式就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首先是從2021年開始,新能源車的快速增長創造了逐年遞增的市場滲透率,而新能源車滲透率的增長就意味著燃油車市場份額的小幅度縮水,此消彼長。所以,這也給以燃油車為主的經銷商群體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另一方面,是特斯拉先開頭的直營模式,成了后來大部分新勢力品牌的首選銷售方式,例如蔚來、理想等品牌都只采用直營的銷售模式。
比龐大集團好一些的中升集團,主要是以豪華車為主(雷克薩斯最大經銷商、奔馳第二大經銷商),去年的凈利潤也跌了,下降21%左右,但凈利潤還有66.14億元左右。雖然整體情況還算好,但不可否認的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事實上,新能源車和直營模式,都給燃油車以及傳統經銷商模式帶來了一定的市場壓力。
小鵬找了經銷商,那蔚來會么?
當然,直營模式這條路也不是所有新勢力品牌都要走到底的一條路,還有部分品牌采用“直營+經銷商”結合的模式,例如小鵬,就是新勢力當中目前唯一一個選擇了經銷商模式的品牌。
小鵬汽車最開始可能也沒想過找經銷商,而是選的直營模式,可以很好的執行廠家的戰略。但在2019年開始,小鵬開始做新零售了,經銷商+直營這個模式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出現在汽車市場當中的。
加入經銷商這個操作,背后的原因也很簡單就能剖析出來。
首先,企業投資直營店,會造成固定投資成本過大,而整車的銷售利潤偏低,收益回報率太小了。直營店展廳租金+人力成本對于新勢力們來說,都不算小數目,而且還要全國鋪開,成本壓力就會更大。加入經銷商,能分攤開店成本。
小鵬不像特斯拉一樣可以全國各地的直營店一起“燒錢”,而這些開在商超的直營店都不算便。特斯拉在2021年就開始有意減少在一線城市的直營店,例如關閉僑福芳草地直營店,每年能省600萬元租金左右。試想一下,本來就是初創階段、銷量還沒有明顯起勢的小鵬汽車,直營店開多了勢必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到2022年底,小鵬在全國的直營+經銷商店鋪已經來到了430多家??赡芤婚_始,小鵬汽車想的是讓品牌盡可能落地更多的城市,而且所承擔的成本也不會特別高。這對于目前還沒盈利的小鵬汽車來說,表面上來看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好事,省了成本品牌也在全國鋪開了。
這么看,這套直營+經銷商模式,特別適合還沒有盈利的新勢力企業,包括蔚來和剛盈利的理想汽車,但為什么這兩家一直沒有選擇讓經銷商加入?
現在,市場大致是分為這幾種方案。傳統車企轉新能源的,依舊用現有經銷商渠道銷售;新勢力,無論有錢沒錢都愿意堅持燒錢做直營,蔚來、理想就是例子;小眾點的方案,直營+經銷商。
經銷商的加入,也可能不會讓銷量變好。進入2023年之后,也是小鵬汽車新零售的第四年時間,銷量仍然是新勢力三家中的第三名,僅有1.82萬輛。這里對銷量不予評價,綜合因素太多,但有了經銷商之后,很難保障的一件事是終端店鋪的服務質量整齊劃一(至少在一線城市的終端店鋪里,體驗還是有別于蔚來、理想兩家的)。
而目前同樣有盈利困難的蔚來,選擇這條路的可能性也不會特別高。它一直主打的是品牌形象和整體的到店體驗,加入經銷商之后怎么保證它的服務標準將會是一個難題,而且在人員的管理、培訓費用上也會增多,與其冒風險把經銷商加入其中不如自己扛著直營店的壓力走到底。
最后延展一個思考,小鵬汽車還會用經銷商到什么時候。
如果小鵬汽車像特斯拉一樣有資金實力,大概率也不會選經銷商這條路,這明顯是救急方案,但用了四年之后效果一般,幾年內還會繼續用這個模式,不會立刻停掉,否則會全國多個城市折損一批終端門店,這對其更沒有良性幫助。
反之,可能會在銷量規模起來之后、利潤率上升之后,慢慢的收回經銷商門店的股份?;蛟S經銷商,對于新勢力或者其他新能源品牌來說,都只能共苦,不能同甘?
作者丨路咖汽車
原文標題 : 昔日4S店之王面臨退市,證明新勢力想掙錢只能靠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