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劇《甪端》劇照 故宮博物院供圖
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 應妮)今年“六一”節,正在全國巡演的兒童劇《甪端》將回到北京,在中國國家話劇院為大小朋友們獻上5場精彩的演出。
【資料圖】
作為故宮博物院出品的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講述了新時代文物傳承與創新的故事,劇中許多角色原型均來自故宮博物院藏文物。如劇中的甪端,以故宮博物院壽康宮宮廷原狀陳列中的明萬歷掐絲琺瑯香薰為原型,其掐絲琺瑯的外衣正是源于文物華美的景泰藍工藝。國寶級文物金甌永固杯、《梅鵲圖》和《平復帖》為原型的三位配角,其角色設計同樣兼顧文物特質、歷史信息與舞臺效果。
兒童劇《甪端》劇照 故宮博物院供圖
該劇于2022年9月在中央歌劇院首演,開票即售罄;隨后登上2023年央視春晚;緊接著又在2023年初登上國家大劇院舞臺,收獲觀眾及專家們的如潮好評。2023年3月起,《甪端》跨越山海,開啟全國巡演之旅。從上海美琪大劇院,到重慶國泰藝術中心劇院,再到大灣區的廣東藝術劇院、深圳大劇院,在近20場演出中,《甪端》以戲劇藝術、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的創新融合,給各地家長和孩子們帶來審美的饕餮盛宴。
孩子們觀劇的現場表現令人振奮。每場演出中,孩子們都被舞臺上鮮活的角色、有趣的表演、動聽的音樂、絢麗的光影深深地吸引著。這里有故宮殿宇的雄偉震撼,有可愛“宮貓”的親切互動,有文物南遷的家國情懷,還有關于時間與人生價值的哲思叩問。隨著劇情的推進,孩子們時而忘我入神,時而捧腹大笑,時而熱淚盈眶,也時而陷入思考。金甌永固杯、梅雀圖、平復帖、甪端、脊獸……“活起來”的文物成為孩子們口中如數家珍的朋友。
兒童劇《甪端》劇照 故宮博物院供圖
“故宮出品,必是精品”“太震撼了!”“太超值了!”“品質良心佳劇”“用心之作,匠心之作,創新之作!”“開創博物館戲劇教育的先河”“里程碑式的兒童舞臺劇”……家長們在故宮博物院官網、各劇院網、票務網站等平臺上如此留言,由衷表達對《甪端》的認可。該劇的大麥演出評分高達9.2。
據了解,《甪端》劇本精益求精,每一處細節都由文物專家嚴格把關;演員表演活靈活現,演技更在幾十場演出的錘煉中日臻完善;主題曲《故宮謠》旋律優美、朗朗上口,劇中音樂全部基于專業音樂劇的標準展開創作,既具有嚴苛的專業性,又不乏新潮的傳播力;朱墻黃瓦,雕梁畫棟,大梁高柱,變幻萬千,美輪美奐的舞美技術令觀眾仿佛親臨故宮殿宇之間,在斗轉星移般的豐富變化中,完美展現出故宮的宏偉、莊重、肅穆及歷史積淀的厚重感;AR和全息投影等前沿技術將戲劇、音樂、文化、歷史、科技和舞臺藝術熔于一爐,實現了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的高科技現代化呈現。
演出后的互動現場 故宮博物院供圖
出品方表示,雖是兒童劇,《甪端》卻能讓各個年齡段的觀眾都有所觸動。正如劇中時時念起的臺詞“子子孫孫永寶用”,《甪端》的文化內核不僅讓孩子們,更讓家長們思考生命的價值和傳承的意義。《甪端》是故宮博物院與家庭觀眾對話的一次精彩嘗試,讓觀眾真正了解、愛上傳統文化,讓中華文化瑰寶得以代代傳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