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繼券商自營團隊“集體下課”傳聞之后,今日,一則“某券商投行條線千余人,確認取消發放去年的年終獎”的消息多處流傳,傳言再次指向山東老牌券商中泰證券。
對此傳聞,中泰證券方面表示,該傳言有誤,公司并未取消投行全員年終獎,不同員工獎金情況有所不同。公司去年為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調整優化了獎金發放方式,部分獎金體現在日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要取消投行全員年終獎?
回應:傳言有誤
今日,一則“今年中泰證券各個業務條線年終獎均較往年有所下降,而整個投行都沒有年終獎”的消息多處流傳,據爆料,降薪原因在于近年來公司投行人員快速擴張,去年投行業務虧損。年報披露的和公司內部考核的口徑不一樣,內部考核會把寫字樓房租、后臺人員成本分攤等這些都算進來,這樣一算去年投行就虧損了。
對此,記者向中泰證券相關人士求證獲悉,該傳言有誤,公司并未取消投行全員年終獎,不同員工獎金情況有所不同。公司去年為提高投行員工積極性,調整優化了獎金發放方式,部分獎金體現在日常,這樣年底獎金部分就會相應減少。
業內人士也表示,在整體行業自營、投行等主營業務下滑的情況下,的確有可能會影響到從業人員的薪酬。但如果真的采取“一刀切”全員年終獎取消的做法,有點過于極端,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和業務團隊的穩定。
Wind數據顯示,可統計的43家上市券商,去年整體投行業務凈收入達582.45億元,同比下降7.09%。其中,中泰證券去年全年投行業務凈收入為10.18億元,同比下降20.53%,對于投行收入下降,中泰證券在年報中提到,主要是承銷規模同比下降導致。
此外,年報還顯示,2022年,中泰證券不斷加強行業研究,深化重點行業布局,股權業務項目單數較上年同期持平,共完成35單股權主承銷項目發行,合計承銷規模159.10億元,其中,IPO項目8單、配股項目1單、非公開發行項目25單、可轉債項目1單。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中泰證券投行業務團隊加速擴容。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中泰證券投行人員已達1047人,較2020年末增加了368人,增幅達54%。
對于未來投行業務的發展方向,中泰證券表示,公司將繼續堅持重點區域突破戰略,進一步提升業務覆蓋廣度和深度,強化投行業務的核心優勢;進一步探索推進行業組的建立與建設,在重點行業逐步形成深耕、專精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歷年來券商降薪的傳聞并不罕見,似乎每年都會更新一次,進入2023年,券商降薪傳聞更是此起彼伏,之前也有過中金、中信兩大中字頭券商降薪傳言,但均未被證實。有從業者表示,去年的收入“該發多少就是多少,沒有刻意降薪”,但對于今年行業“風聲鶴唳”的降薪傳聞,其表示“還真不好說”。
根據之前公開的2022年券商薪資變動情況,從公布年報的26家A股上市券商/券商概念股情況來看,僅國泰君安、光大證券、紅塔證券、東方財富4家員工薪酬未出現下降,其余22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幅。
去年5月,中證協發布《證券公司建立穩健薪酬制度指引》。該指引提到,證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時,應當結合公司經營實際情況、合規風控效果、自身發展戰略、股東長期利益等多種因素制定薪酬預算總額,綜合公司實際情況和市場水平確定薪酬標準,平衡不同職位、不同崗位人員的薪酬水平。今年,2月23日,中紀委發聲:“破除‘金融精英論’‘唯金錢論’‘西方看齊論’等錯誤思想,整治過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不斷加固金融和央企領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堤壩”。
自營虧損超3.5億
此前被傳自營團隊“集體下課”
近期,中泰證券被多則傳聞纏身。
就在上周六(5月20日)下午,一則關于“中泰證券一次性解散公司自營部門”的消息在金融圈流傳。更有截圖顯示,中泰證券于5月19日下發人事任免文件,免去金融市場委員會四位負責人職務,為自營條線下的證券投資部門。
對此,中泰證券回應稱:“近期,公司堅持業績導向和問題導向,對自營條線下證券投資部門部分人員進行了調整。本次調整,將為自營業務更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下一步,公司將繼續堅持契約精神和市場化原則,對證券投資專業團隊進行優化整合,加強投研能力建設,推動證券投資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根據2022年年報,中泰證券自營收入虧損3.51億元,同比減少112%。自營虧損大幅拖累了中泰證券的業績。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5.90億元,同比下降81.56%;扣非歸母凈利潤為5.01億元,同比下降83.85%。但是到了2023年一季度,伴隨著宏觀經濟的逐步復蘇,資本市場逐漸回暖,證券行業業績逐漸回升,其中,中泰證券一季度實現自營業務收入13.85億元,相較2022年一季度扭虧為盈。
業績回暖,股價也迎來觸底反彈,今年以來,中泰證券股價累計漲12.32%,總市值重返500億以上。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