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指導,紅線女藝術中心、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粵·劇——“友愛路20號”美術征集作品展近日在紅線女舊居向公眾開放。此次展覽以“讀懂廣州”為背景,聚焦“粵劇、紅線女”,經評審精選出近40件作品,從傳統的油畫、國畫到跨界的滑板涂鴉、舞臺繪景等,還有代表嶺南非遺工藝的剪紙、押花等,體現了新時代下傳統文化煥發的新光彩,記錄了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生活的想象和展望,進一步賡續廣州歷史文脈。
來自美術界、非遺界與粵劇界的嘉賓參與分享。
藝術門類互融互通,各種表現形式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交叉融合。5月25日,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指導,紅線女藝術中心、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主辦,廣東廣播電視臺大灣區衛視、跨粵文化協辦的美術x粵劇——“友愛路20號”美術作品征集頒獎儀式暨交流分享會通過直播網絡平臺當日收獲了90萬人次的參與觀看。圍繞展覽主題的宗旨,分享會上邀請到美術界、非遺界、粵劇界等各界代表,尤其是青少年的參與和分享更加體現了藝術交流的活力。
(相關資料圖)
觀眾跟隨直播鏡頭深度游覽了粵·劇——“友愛路20號”美術征集作品展。
中國美協壁畫藝委會秘書長、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齊喆院長也提到紅線女作為藝術大師,對粵劇事業的傳承發展始終貢獻自己的力量,真正踐行了“我的生命屬于藝術,我的藝術屬于人民”這一人生格言,值得文藝工作者學習和思考。而在之后的分享中,不管是傳統非遺押花的代表傅慶軍與皮影創新融合代表陸韻的碰撞交融,還是粵劇跨界美術的前輩朱伯銓與主動擔起粵劇傳承的青年吳彥橦的思想共鳴,以及本次展覽一大亮點滑板涂鴉的組織者廣州市藝術中學代表盧菁,大家都對將藝術創造思維和中華文化價值相融合、不斷擦亮傳統文化新光彩、堅定文化自信表示責無旁貸。
現場向特邀作品及入選作品頒發證書。
現場除了向特邀作品及入選作品的作者頒發證書,收藏家何偉權、廣州畫院職業畫家陳一峰、廣東省女子畫家協會會員楊曼向紅線女藝術中心捐贈部分展品。觀眾跟隨直播鏡頭深度游覽了粵·劇——“友愛路20號”美術征集作品展,還有多位作者親臨現場講述創作理念和與粵劇的故事。展覽以陳永鏘創作的象征著嶺南精神與風骨的《嶺南花》為始,以油畫作品《馬師曾》《一代名花》結束,兩位粵劇大師目光仿佛帶領大家走進輝煌絢爛的文化長河當中,并將目光看向未來,看向肩負傳承與發展使命的廣大群眾。
粵·劇——“友愛路20號”美術征集作品展
展期:2023年5月1日-12月1日
地點:紅線女舊居(廣州市越秀區友愛路20號)
采寫:南都記者 周佩文 實習生 何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