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夏日的午后,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地上,一對年輕夫婦帶著孩子來到了超市。孩子正帶著無窮的好奇心四處尋找他感興趣的東西。
他突然發現一款玩具模型,馬上拿起來招呼爸爸媽媽一同欣賞。夫婦們也不失評價之心,認為這款玩具模型非常好,于是孩子就挑選了這款玩具。當時孩子帶著沉甸甸的購物袋,像個小馬虎帶著勝利的喜悅一路回家。
可苦與甜總是平衡的,到家后孩子發現自己有一個缺口的美觀模型是一款限量版,要求父母再帶他去買。經過夫妻商量,結果還是決定帶孩子去超市,畢竟孩子心情不好,這明顯會影響他的狀態和情緒。
就這樣,一件一件玩具都被孩子看中了,每件都是最貴的款式。夫婦們苦苦支撐,只好先刷完了自己薪水卡,接下來只能夠投入家庭財產。或許是大人的好心,孩子心態嗅到了自己的勝利,終于湊成了他所想要的價值觀。
拿著滿滿的購物袋,孩子愉快地回到家并很快開始了玩樂。可很快孩子的愉悅情緒沒了,他開始抱怨這次購物質量不好,還認為自己不應該讓父母付買單,認為應該由父母自己去工作賺錢買給他們。
夫婦倆相視而笑,他們都意識到家庭消費的教育問題。他們道歉,也對孩子進行一些家庭教育。他們和孩子一起看網上的家庭消費教育課程,并闡述了賺錢的來之不易,教育他理財觀念,最終重構了家庭消費理念。
接下來的日子里,夫婦倆在家中進行精打細算,根據家庭收支情況統計和安排家庭消費,精打細算,妥善利用家庭預算,購物需求逐漸變少,家庭理財觀念越來越清晰。
孩子也相繼建立了自己的“獎金賬戶”,每次做事情(如家務、考試成績優異等)都會獲得一些獎金,并預先安排自己的收支情況,做到花錢有計劃,錢也用得合理。
在夫婦倆的教育下,孩子的理財觀念得到了培養,他開始明白賺錢的不易和金錢的珍貴,更加懂得節約用錢,珍惜家庭的財富和勞動成果。
本故事講述了一個現代人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正確的管理家庭消費?通過故事展示了普通家庭在面對消費觀念和孩子教育問題時的尷尬和無奈,以及如何在家庭中進行消費教育,規劃家庭消費,站穩經濟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