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骨科常見疾病的高發群體逐漸有年輕化的趨勢。《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北京市西城區廣外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奚向宇,他認為,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受到骨骼損傷和骨骼問題的困擾,“骨健康”問題的防治應受到重視。
(相關資料圖)
認識“誘因”是關鍵
人體骨骼的質量在生命全程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過分娩和養育孩子的女性,免疫力不足,加之日復一日的工作和家務勞動,也讓女性肩頸腰椎關節備受勞累,進而產生一些健康問題。奚向宇解釋說,在中醫看來,女性天生陽氣偏弱,產后著涼、工作時長期伏案、盤腿坐、蹺二郎腿、長時間的蹲姿以及偏愛穿著高跟鞋等因素,都是造成女性“骨健康”問題的誘因。
判斷保養“有先機”
“骨健康”問題亮起“紅燈”時有哪些征兆呢?奚向宇指出,早上起床時,如果身體出現僵硬(即俗稱“晨僵”的現象)、關節時不時腫脹等現象,這都可能是骨關節病的征兆。此外,奚向宇特別提到,早期類風濕在檢查中,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指標不夠明顯,需要結合體重變化和具體的臨床表現來確認是否患病,具體要聽取專業醫生的判斷。而判斷骨關節炎患病的要點,則是看手部關節是否腫脹。
眼下恰逢夏日。古人云:“春夏之時,陽盛于外而虛于內;秋冬之時,陰盛于外而虛于內。故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而培養也。”奚向宇建議,夏天是女性溫養陽氣、治愈冬天常發的風濕類關節炎等疾病的好時機,要好好把握節氣特點,科學合理地保養。
疾病治療 “講方法”
拔罐是很好的祛濕方法,也是治療骨關節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奚向宇指出,拔罐雖好,但不能貪多,因為過于頻繁地拔罐會損傷人體健康。此外像常見的跳健身操等運動,一定要注意強度。進行中藥外洗時,水溫不宜過高,40度左右為適合。
提到補鈣問題,奚向宇提醒說,既有效又安全的補鈣方式是在日常飲食中攝入。有補鈣功能的食物主要分三大類:一是奶類和奶制品;二是豆類和豆制品;三是堅果類食物。此外,曬太陽、戶外運動也是安全的補鈣方式。對于鈣缺乏比較嚴重或鈣消化吸收不良者,有必要使用鈣制劑,但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補鈣時注意曬太陽,促進鈣的吸收。而對于痛風病人,則不建議食用鈣片,容易引發結石。
奚向宇強調說,女性的“骨健康”還需要家人的關心與愛護,懂得傾聽、疏導其情緒,亦可使身體的疾病得到有效緩解。(記者 方悅 實習生 楊丹青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網
編輯:張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