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聞發布會現場
5月30日,上海市檢察院召開檢察建議工作推進會,通報近五年上海市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工作情況,表彰“2022年度上海市優秀社會治理檢察建議”,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等對檢察建議工作建言獻策。
隨后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檢察院發布《上海市檢察機關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工作白皮書(2018-2022)》(下稱《白皮書》),并介紹4起上海檢察機關“以檢察建議 促訴源治理”代表性案例。
檢察建議“擲地有聲”。《白皮書》顯示,2018-2022年,上海市各級檢察機關共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2528件,共收到回復2509件,回復率為99.25%,回復的檢察建議共被采納2506件,采納率為99.88%。五年來,上海各級檢察機關制發的社會治理檢察建議涉及領域逐漸豐富,既有對涉案個體內部管理監督,也有對行業規范的監督,還有對政府管理的推動,體現了檢察機關助力上海超大城市建設、參與社會治理的覆蓋廣度和治理深度。
能動履職、良性互動,社會治理“治本之策”。上海市檢察院堅持目標問題導向和檢察一體化優勢,將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工作納入重點工作民生保障專項,同時注重建章立制形成長效機制,五年間共推動被建議單位形成長效機制、出臺規范性文件560件。秉持“雙贏多贏共贏”理念,上海市檢察機關針對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在與職能部門充分溝通基礎上,凝聚共識、積聚合力,通過開展聯合行動推動疑難問題整治。主動接受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推動將檢察建議回復采納情況納入市級、區級法治政府建設考核項目,有效調動被建議單位及其主管部門的積極性與參與性,有效提升檢察建議剛性。
規范化、項目化、公開化,《工作指引》貢獻上海智慧。今年,上海市檢察院審議通過《上海市檢察機關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工作指引》(下稱《指引》)。《指引》堅持規范導向,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整合現行檢察建議工作相關規定,就以往司法實踐中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工作遇到的具體問題,明確25個細化點,并結合最高檢典型案例及上海檢察工作實際,提出規范化、項目化、公開化等工作要求,以質量為核心、規范為抓手,為提升檢察建議社會治理綜合效能貢獻上海智慧。《指引》共六章三十九條,聚焦制發主體、制發程序、督促落實、監督管理等重點內容。
(來源:上海市檢察院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