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時間內發生這么大面積沉降,在國內外比較少見!”
6月5日,在天津市津南區八里臺東路碧桂園鳳錦庭院,不時會有一個童聲傳來:“看,那個樓歪了。”大人則會說:“連小孩子都看出來了。”此前的5月31日,這里地面出現多處明顯的肉眼可見的道路和樓房裂縫現象。
(相關資料圖)
航拍顯示的地面裂縫情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現場看到,道路上裂開了很大的縫,很多業主在搬家。此外,緊鄰鳳錦庭院的別墅區也出現了裂縫。
鳳錦庭院37-42棟樓現場已經被隔離板隔離,有民警和城管等工作人員在維持秩序,一些測繪人員在鳳錦庭院中找著觀測點。現場一位自稱正在觀測的工作人員說,現在地層已經不再沉降。
緊張的氣氛仍在。6月5日,在受到沉降影響較嚴重、被圍擋的37-42號樓之間的進出小門外,貼著日期為6月4日的《緊急撤離明白紙》,提醒如果聽到警報,各方人員要“立即停止一切工作,有序迅速撤離至安全區域,不找財物、不拖時間。”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5月31日當天白天地面就有裂縫了,到了晚上更大,當天夜里我們就被緊急轉移走了。”受地面沉降影響的居民李欣向每經記者回憶到。
據悉,截至6月3日21時,當地共疏散安置群眾3899人,受到影響的群眾已實現應轉盡轉、妥善安置。官方強調,要悉心做好高考考生等群體的服務工作。
自然資源部、應急管理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20多位專家已經抵津,成立相關工作專班,每天24小時不間斷監測。
巖土工程、地質構造、地震、應急等方面專家進行全面分析,認為在短時間內發生這么大面積沉降,在國內外比較少見,具體原因還需進一步調查。
樓體傾斜 業主門都打不開了
6月5日,在碧桂園鳳錦庭院37號樓下,業主劉東用眼睛目測了樓梯的傾斜程度:“你看,很明顯這棟樓是歪了的。”
在用手和眼睛比劃一陣之后,他說:“目前來看,大約是傾斜了30厘米。反正我們家的門是打不開了,如果不是傾斜變形了,怎么會開不了門?”
每經記者在現場能看到,鳳錦庭院部分樓棟出現了目測歪斜的情況,但歪斜程度并不明顯。最為明顯的傾斜,是鳳錦庭院旁八里臺東路另一側的一棟低矮紅樓,肉眼看起來是所有受波及樓棟中最嚴重的。
鳳錦庭院街對面的紅樓傾斜最為嚴重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每經記者航拍顯示的紅樓旁邊施工情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相比樓棟的傾斜,一些樓棟地面連接處發生的較大裂縫則比較明顯,很多裂縫達幾十厘米寬;小區內很多路面都出現了程度較大隆起、開裂,甚至汽車經過時會出現擦底盤的現象。細小的開裂更是隨處可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走之后,6月2日、3日又回來看,裂縫就更加明顯了。”業主李欣說。
事實上,不僅僅是鳳錦庭院,其北部的別墅區建筑也有嚴重影響。記者在現場看到,臨近鳳錦庭院的別墅區道路上也有一些細小的裂紋,一些別墅門口的柱子以及臺階處也出現了明顯的裂痕,還有一些外墻皮散落在地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劉東為記者講述了5月31日晚上的情況:“白天的時候發現了裂縫,聽說有人聽到了一聲巨響,但我沒有聽見。當天晚上,我們都在樓下不敢回家,有大膽一點的回家睡覺了。不久后開始緊急疏散,物業和社區工作人員也開始挨家挨戶地通知撤離,社區安排了大巴,坐滿一輛走一輛,當時走得很急,幾乎什么東西都沒帶就走了。”
“后來接到通知,可以在固定的時間內回家取生活用品,一些小件的帶到了酒店中,大件的就只好留在家里了。”
緊急撤離5天后,劉東最關心的還是后續問題:“現在還不讓我們回來。如果是就這樣修復一下,過兩天就讓我們回來住了,那才叫壞事了,誰還敢住?”
疏散安置 共16棟樓的居民住進酒店
現場工作人員周明告訴記者:“目前涉及到的37-52號這16棟樓居民,已經被妥善安置在酒店了,通報說是3000多人。整個天津碧桂園小區中,其它目前還沒受到影響的業主們也很擔心,詢問的電話根本就不停,我們只能告訴業主們,請耐心等待處理結果。”
此次鳳錦庭院中影響最大的是靠近八里臺東路的37-42號這6棟樓。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這6棟樓被圍欄層層圍起,甚至是影響不大的43-52棟與那6棟樓之間,也有圍擋。圍擋之外已經有很多警察和城管人員在值守,有時還在不停地走動巡邏。
37-42號樓之間有個進出的小門,此處安保級別很高,只有佩戴工作證的人員才能進出。周明告訴記者,即使是他,現在也不能進入這個區域了。
緊張的氣氛仍在。6月5日,在受到沉降影響較嚴重、被圍擋的37-42號樓之間的進出小門外,貼著日期為6月4日的《緊急撤離明白紙》,提醒如果聽到警報,各方人員要“立即停止一切工作,有序迅速撤離至安全區域,不找財物、不拖時間。”
對于官方通報中提到的地下車庫受損,周明說:“目前我們每天都在持續抽水來避免車庫積水,業主的車能開走的都開走了,剩下一些‘僵尸車’,我們也用叉車挪走了,目前沒有接到業主有車輛受損的反饋。”
“為了安全,現在整個小區天然氣已經停了。為了保證業主們正常做飯,我們向每個業主都分發了電磁爐,大規模的分發已經完成,一些零星的領取還在進行中。”
“目前的工作真的是千頭萬緒。政府現場指揮部里的接電、現場儀器的用電、現場的勘察、小區地庫的巡查都需要我們來配合。現在很多業主在搬家,產生的垃圾也需要我們及時清理。”
“我們的人已經全部派出去了,很多業主在外頭租好了房子要搬家,因為這個小區電梯停了,搬上搬下很辛苦,我們的人很多都在幫著業主搬家。”
“總之,業主有什么事情都會聯系我們,我們就及時解決。”
周明說:“馬上就要高考了,社區對這里考生的情況是掌握的。我了解到的情況是,有的業主為了讓孩子,已經去學校周圍預訂了酒店,盡可能地讓孩子安心高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回憶起5月31日當天,周明說:“那天下午,我還沒有下班,就聽同事向我反映,說院子里有路裂開了,開始以為就是一般的裂口,修一下就好了,沒想到,后來口子越來越多,最嚴重的三棟樓底層和地下車庫也裂了,我們就趕緊通知了相關部門。”
“相關部門的行動很快,就在31日下午6點多的時候,我們和社區人員趕到時,別的部門也到了。”
“大概晚上10點多的時候,政府決定疏散大家。第一批,37-39三棟樓的居民安置,一直到凌晨1點左右;后來又決定疏散另外三棟樓,一直就持續到6月1日天亮之后了。”
“5月31日以來,我只在昨天晚上回了一天家,其余時間都在這里了。”
業主搬家 一層樓100元人力扛運費
搬家已經成為了小區的一項熱門業務,到處都是搬家廣告和搬家車。
6月5日中午,天津艷陽高照,小區中來來往往的人群都在找樹蔭,很多業主選擇在此時搬家。
有業主說:“現在電梯已經停了,我們只能找搬家公司幫我們用人力扛上扛下,一層要100元,住得稍微矮點的還可以,住在高層的簡直太難受了。”
一名業主用自己的繩子掛在窗外,做了一個簡易的滑輪從高層往下運行李,他說:“沒有辦法,我家住得比較高,找搬家公司太貴了。”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據周明介紹,這里是碧桂園在天津開發的首個項目,分別由藍岸庭院、映月庭院、鳳錦庭院等構成,是個擁有7000多戶的大型小區,別墅和高層共有442棟樓。
現場,有小區其它區域的業主告訴記者:“我們就是來看看到底成什么樣了,這下估計也影響我們的房價了,誰還敢來買啊?”
不過也有業主并不擔心,表示:“我們那里是沒事的,據說現在已經開始往地下灌漿修復了,影響不到我們。”
航拍顯示的現場施工情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如果沒有一系列的圍欄,這里還是平常小區的模樣,老人們在散步,家長領著小孩在玩鬧,只不過不時會有一個童聲傳來:“看,那個樓歪了。”大人則會說:“連小孩子都看出來了。”
除了波及到的樓棟社區商業被護欄圍著無法營業外,小區周圍的底商還在正常營業,餐廳、超市、房產中介、奶茶店等還是照舊。一個餐廳老板告訴記者:“聽說小區里有幾棟樓出了問題,但對我們也沒有什么影響,我還是天天忙著生意,雖然不遠也沒去那里看過。”
如今八里臺東路也已經被圍欄封鎖,圍欄外停著消防車、大巴等,不時地有車輛停靠和駛離。透過圍欄向內看去,里面還有一層圍欄,也是密密麻麻地停著車輛。從航拍視頻來看,很多身穿紅衣的工作人員不時走向旁邊院子傾斜程度最大的紅樓旁,似乎在進行著相關的施工。
航拍顯示,傾斜最嚴重的紅樓就在鳳錦庭院街對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地圖信息顯示,鳳錦庭院對面有一個“天津市松江鄉村俱樂部”,據周圍的居民說,“這里有個高爾夫球場”。
截圖來源:百度地圖
很多業主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事故的成因,有的說是因為打地熱井,把地下水層抽空了,導致了地面下陷。也有的人不相信這個說法,認為一個地熱井不應有如此大的影響。總之,莫衷一是,最后的結論是:“等等官方的通報吧。”
航拍顯示紅樓旁施工情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指導處置 中央多部門專家抵津
5月31日,天津市津南區八里臺東路局部地面出現沉降現象以來,該市立即啟動群眾轉移和工程搶險。
據當地媒體報道,受到影響的主要是碧桂園鳳錦庭院小區37、38、39號樓,其他樓相對穩定,周圍地表有開裂、沉降現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事發后,當地官方強調要及時、準確、權威發布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該市官方媒體對事件發生、應急處置等進行了多次翔實的情況發布。
01/6月1日13時,津南區人民政府發布了情況通報。
通報指出,八里臺鎮八里臺東路部分路面隆起開裂,碧桂園鳳錦庭院局部草坪路面沉降、部分地下停車場出現墻體裂痕、滲水。
6月1日晚,津云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受到影響的主要是碧桂園鳳錦庭院小區37、38、39號樓,其他樓相對穩定,周圍地表有開裂、沉降現象。
02/6月2日8時40分,津南區融媒體中心發布了《津南區八里臺鎮局部地面沉降處置工作有序推進》。
據介紹,情況發生后,市區兩級迅速行動,成立工作專班,組織應急、住建、規劃資源、城管等20余個部門一線工作,抽調屬地200余名骨干,全力做好現場處置,嚴防次生災害發生。
處置工作堅持邊監測、邊搶險,由天津大學、中國鐵設、中石油、天勘院等單位知名專家組成專家組,現場劃定安全管控區域,布設44個傾斜監測點、38個垂直變形監測點,每兩小時報告一次具體情況,細化應急搶險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地面進一步沉降。
為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有序轉移涉事樓棟及周邊居民。已經入住酒店的王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一家三口現在住在一個標間,房間內干凈整潔,飲食搭配合理,社區干部對大家很關心。
03/6月2日19時13分,津南區融媒體中心發布了《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進一步研究部署津南區八里臺鎮局部地面沉降應對處置工作》。
文章稱,事發后,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第一時間調度指揮,要求密切監測沉降情況、地下管網設施和地面建筑物安全,嚴防次生災害,妥善做好群眾安置和后續評估處置工作。目前,未造成人員傷亡,有關居民已安全轉移,相關工作有序開展。
6月2日上午,市委書記陳敏爾主持召開市委、市政府專題會議,聽取有關方面情況匯報和專家意見建議,進一步研究部署做好津南區八里臺鎮局部地面沉降應對處置工作。
會議指出,要全力以赴做好轉移群眾生活服務保障。要把盡快查明地面沉降原因作為當務之急,成立調查組,組織專家力量,對現場地質條件等進行專業論證,得出科學結論,為后續處置工作提供重要依據。同時,要全面排查隱患,嚴防次生事故發生。要及時、準確、權威發布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04/6月4日22時33分,津南區融媒體中心發布了《陳敏爾張工再次到津南區八里臺鎮局部地面沉降現場察看處置進展并在指揮部召開會議》。
據該文章介紹,6月4日,市委書記陳敏爾,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再次到津南區八里臺鎮局部地面沉降現場察看處置進展并在指揮部召開會議,進一步研究部署應對處置工作。
上述文章稱,自然資源部、應急管理部等國家有關部門安排專家專程趕赴現場指導處置。目前,受到影響的群眾已實現應轉盡轉、妥善安置,地面沉降趨勢減緩,前期應急措施初顯成效,后續工作正緊張有序進行。
在工程作業現場,陳敏爾、張工仔細了解地面沉降、樓體傾斜、施工進度和地下管網設施安全等情況,實地察看鉆探技術裝備運行和作業進展。陳敏爾叮囑有關方面要做好施工保障工作,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現場施工,找準地面沉降源頭、地下流失部位,進行精準封堵加固,有效遏制沉降態勢。
隨后,陳敏爾在指揮部主持召開會議,聽取有關方面情況匯報和專家意見建議,進一步研究部署做好津南區八里臺鎮局部地面沉降應對處置工作。
陳敏爾強調,要妥善轉移安置居民,及時了解群眾訴求,優化細化服務舉措,加強生活物資調配,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需求,開辟就醫綠色通道,悉心做好老弱病殘孕和高考考生等群體服務工作。要繼續做好解疑釋惑、輿論引導,及時準確發布權威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05/6月5日8時13分,津南區融媒體中心發布了《津南區八里臺鎮:地面沉降趨勢減緩,應急措施初顯成效》。
據該文章介紹,自然資源部、應急管理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20多位專家已經抵津,成立相關工作專班,深入現場勘察,在測繪、地質調查、工程建設等領域指導處置工作,每天24小時不間斷監測,開展數據分析,提供科學依據。當前,共組織工程搶險隊伍11支,勘查設計檢測單位7家,測繪單位3家,地質調查單位4家。
目前測量與調查的情況顯示,地面沉降呈現減緩趨勢。
巖土工程、地質構造、地震、應急等方面專家進行全面分析,認為此次地面沉降和位移變形成因比較復雜,初步認為是局部突發性、差異性地面沉降,在短時間內發生這么大面積沉降,在國內外比較少見,具體原因還需進一步調查。接下來將繼續加強專業監測,密切分析研判。
截至6月3日21時,共疏散安置群眾3899人,受到影響的群眾已實現應轉盡轉、妥善安置。
對于此次罕見的大面積沉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對受影響樓棟最終如何處置,居民后續如何安置,每經記者將繼續關注。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欣、劉東、周明均為化名)
記者|王佳飛 易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