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近日簽署一項關于政府債務上限和預算的法案,這一舉措暫時緩解了美國可能陷入政府債務違約的風險。盡管短期內美國的債務上限危機得以緩解,但長期來看,美國經濟乃至全球金融市場仍因美債而面臨風險。美國在金融領域自私自利的行為必然會導致美元霸權的衰落。
一方面,美國長期過度印鈔,不僅對美國國內經濟造成影響,也對全球金融穩定構成威脅。美國之所以能不斷舉新債還舊債,其原因歸根結底仍在于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掌握國際貨幣印鈔權,可以美國國債裹挾全球,控制全球經濟金融命脈。鑒于美元在全球金融領域的地位,美國持續過度印鈔必然會影響世界金融穩定。各國紛紛減持美國國債,就是對美國財政狀況和美元失去信心的表現。
(資料圖)
另一方面,美聯儲不穩定的貨幣政策如過山車一般,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恐慌,加劇了全球對美元的信任危機,推動了“去美元化”趨勢。此前在疫情期間,美國通過大量印鈔來穩定經濟,結果導致通脹攀升。美聯儲在通脹上升的初期行動遲緩,認定物價上漲只是暫時現象,等到發現判斷失誤,又來了個政策急轉彎,開始連續快速加息。如果美元不具有霸權地位,對世界其他國家影響不大,那么美國的貨幣政策怎么調整完全是美國自己的事。但美國一方面享受著美元霸權帶來的好處,另一方面又不顧及美元利率劇烈波動給世界造成的沖擊,而只考慮自身利益,這就是美元霸權越來越不得人心的根本原因。
更為重要的是,對于那些反對美國霸權的國家,美國越來越頻繁地動用制裁手段,甚至直接凍結和掠奪他國的美元資產。這種強盜行徑破壞了金融穩定,進一步重創美國的信譽,促使更多國家開始認真考慮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美國以極低的印刷成本發行大量美元,換取各國資源和商品,從中獲取巨大利益,這種不公正、不合理的美元霸權必然會反噬美國自身。
-END-
策劃:倪四義 班瑋
監制:薛穎 顏亮
撰稿:趙卓昀 鄭開君 王迪邇
主持:王迪邇
顧問:王志中 宋魯鄭
統籌:徐海靜 趙卓昀 閆珺巖 鄭開君
攝像:郭沛然
調研:仇清漪 李嫄 趙雨晴 于依言 李凌云 陳可欣
編導:呂帆
剪輯:王甜
妝發:楊捷珵
制圖:王妍清 董玉紅
迪邇工作室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