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守正創新——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月份牌年畫傳承基地2023年傳承工作匯報展”日前在長寧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幕。本次展覽展出了70余幅月份牌年畫,包含80年代月份牌年畫初版印刷精品及傳承基地師生原創畫作。此外,還有技藝講解視頻、非遺衍生品展示等也可在展覽中欣賞。
身著旗袍的老上海女士、打扮時髦的當代藝人、熱鬧喜慶的年畫……走進展廳,一幅幅色彩明亮鮮麗的月份牌年畫,仿佛訴說著不同的故事。這場匯報展圍繞傳承和保護展開,不僅展出了老上海風情的月份牌年畫,還有當代風格的新作,讓觀展者可以感受這一非遺技藝的多樣魅力。
據悉,月份牌年畫是上海地域標志性畫種,起源于上海,流傳于全國乃至海外。作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門藝術融合了中西文化特色,體現了上海民俗文化發展軌跡,深受廣大市民群眾喜愛。2016年,上海市美協月份牌年畫傳承基地落戶于長寧文化藝術中心,以“樹立文化自信精神,傳承中華優秀文脈”為導向,不斷探尋月份牌年畫傳承和發展各類有效的舉措,并每年舉辦“匯報展”向大家展示年度傳承工作成果。
今年的匯報展嘗試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結合非遺數字化傳播的新形式,展示了月份牌年畫這一非遺藝術在新時代的新風采。
記者了解到,展覽于線上分別推出了作品圖片展覽和非遺技法趣味教學。線下在展示月份牌年畫原作、初版印刷精品及衍生品等各類實物的同時,還將舉辦非遺技法教學體驗活動,將繁復的月份牌繪畫技藝以更加簡便易懂的方式呈現,讓前來體驗的市民能在短時間內親手完成簡易習作,在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并真切感受月份牌年畫的獨特美感。
部分圖片來源于長寧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甘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