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情端午,你最“粽”要。當期末評價恰逢端午佳節,如何讓評價變得更有趣有料有效呢?
為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全面推進新課程評價改革,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圍繞學校核心理念探索評價方式新模式,6月20日-21日,鄭州市金水區沙口路小學舉行“端午奇妙游”一二年級期末表現性評價活動。
(相關資料圖)
據了解,“游園評價”作為該校近年來的傳統,一直是學生最期待的期末活動。本次期末評價恰逢端午前,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學校以學科闖關融合端午習俗為主,設計了多元化、跨學科的評價活動情境,搭設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科知識與傳統佳節碰撞,讓學科素養與優秀文化交匯。
此次游園按學科設置了“粽葉飄香”“樂在其‘粽’”“情深意‘粽’”“與‘粽’不同”“濃墨‘粽’彩”五大板塊,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音樂、美術、道德與法治等學科,游園形式更豐富,評價方式更多元。
第一關:粽葉飄香
語文——認讀與表達
當可愛的粽子圖案和字詞相關,如何用手中的粽葉換取自己心儀的“如意粽”,完成認讀、組詞、造句任務,收獲“粽葉收集卡”?面對這項難題,一二年級的孩子們毫不畏懼,各個精神抖擻迎戰,自信滿滿表達,斬獲榮譽,眉開眼笑!
數學——觀察與操作
學習不光要認字識詞,還要會拼會量。看到有趣的圖案,一年級學生們團隊合作用七巧板快速拼出;二年級孩子們用所給測量工具測出需要的五彩繩長,獲取“粽葉”,戴上五彩繩,個個樂開懷!
第二關:樂在其“粽”
數學——計算與分類
學生們用“粽葉收集卡”收集“粽葉”計算或分類任務,完成任務后會獲得一組神秘的“粽葉收集密碼”。只有他們記牢并傳達正確的密碼,才能開啟下一關卡。瞧!認真的孩子們或低眉沉思,或小聲計算,或商商量量……盡顯所學,盡展其能。
科學——收集與實驗
學生們將辛苦得到的“粽葉收集密碼”告知教師后,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科學實驗任務,完成相應實驗后就可獲得“粽葉”。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既運用并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收獲了團隊合作的樂趣,真正做到了樂有所獲!
第三關:情深意“粽”
英語——童聲
拿起書都會讀的單詞和短語單獨出現,你還認識嗎?在這一關卡,學生們需要領取粽子卡,并大方、自信、流利地讀出背面的單詞或短語,完成認讀后可獲得“粽葉”。看他們你爭我搶,急于表達、關心同伴的模樣,真是一群樂學、團結的新時代好少年!
第四關:與“粽”不同
體育——障礙跑
愛學習的孩子們在運動上也不甘示弱,他們興致勃勃地用“粽葉”換取“趣味體能接力”任務,按照老師要求完成任務,繼續收集“粽葉”。
音樂——小合唱
日常運動時還不忘跟著音樂合唱的學生們,拿起自己喜歡的打擊樂器,跟著音樂律動起來、唱起來,換取“樂之粽葉”,感受節日氣氛。
第五關:濃墨“粽”彩
美術——集體創作
相同或相似的內容,學生們會用繪畫或超輕黏土創作出什么樣可愛又誘人的粽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道德與法治——語言表達
在集體開心完成“濃墨‘粽’彩”作品后,孩子們需要結合自己對“端午節”了解、“端午節”的風俗等,談談他們眼中的端午節。
乘風破浪,不負“粽”望。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端午奇妙游”一二年級期末表現性評價活動,學校多元開發評價維度與評價標準,實現評價賦能。“孩子們學有所成,學有所樂,親歷端午習俗,了解傳統文化,發展學科技能,收獲別樣快樂,展現各自精彩。我們相信在游園中播下智慧的種子,定能綻放出美麗的思維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