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是古人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寶物”。端午時節,民間有“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熏艾葉”的民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小編邀請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吳歡主任醫師,來為大家科普一下“神奇的艾葉”。
艾葉為中藥名,出自《名醫別錄》。艾葉為灸用材料,又名冰臺。艾草性味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
經不同炮制方法,可產生不同的功效。炒炭可以溫經散寒、暖宮、收斂而止血崩;生用可以溫經散寒濕、暖宮理氣血而止痛、止血、止帶。外用煎湯熏洗,可以燥濕殺蟲而止癢;溫灸能溫通經脈、散寒而止痛或消腫。艾葉辛香溫燥,所以不能過量服用或持續服用。
艾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歷史,它對多種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現在為了使用方便,通常將艾葉搗絨,制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
友情提示!
艾條煙霧的化學成分非常復雜,含有165種化合物,包含大量藥用成分及生物活性成分、香料等,可能引起不適。
因此,艾灸時間不宜過長,艾灸結束后,應盡快離開艾灸環境。
猜你喜歡:
萬般風情盡收眼底!這個風貌館你一定不能錯過端午出游,這些城市很熱門!長途南站加開七十班次“守藝人”喚醒弄堂記憶!“紅蘊天平”志愿服務營造項目啟動WAIC 2023|“AI”拍了拍“你”!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七月來襲!端午安康!開盲盒啦,快來get你的藏頭詩祝福吧→綜合自:健康上海12320
編輯:邱彩紅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