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文旅部發布通知提到:進一步加強旅游廁所建設,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加強潮汐廁位、男女通用廁間與可互換廁位等設施建設。(6月19日澎湃新聞)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旅游旺季,景區的公廁外排成長龍,“如廁難”成為景區一個揮之不去的尷尬。現在,還沒有進入新的旅游旺季,鑒于此,文旅部發布通知,要求各景區未雨綢繆,來一場廁所“大建設”,盡最大努力保障游客的如廁需要,不要再臨時抱佛腳。
眾所周知,很多景區的廁所存在一些共性問題:首先,廁位數量不足,潮汐廁所不足,女性廁所缺口更嚴重,不能滿足游客需求;其次,廁所的位置安排不合理;最后,男女廁所比例失調,有時候會出現“女游客擠占男廁”的現象;再者,一些景區缺乏“第三廁所”。另外,個別景區建設華麗廁所、怪異廁所,目的居然是為了讓游客打卡,而不是解決“方便”問題。
其實,所有景區都知道自己的廁所存在哪些“病根”,但是,如果沒有職能部門的督促,他們未必愿意積極、主動整改。所以,文旅部下發通知,要求各景區采取積極措施,確保滿足游客的“如廁需求”:比如,根據客流預測廁位缺口,或提前購置、租賃移動廁所;比如,結合自身情況,加強男女廁所通用時間建設;比如,增加一些“第三廁所”;比如,做好如廁游客的引導與分流;比如,大力推動廁所電子地圖標準等。
如廁非小事,特別是旅游高峰時的游客“如廁難”,是一種非常糟糕的體驗。不客氣地說,排隊如廁,就是游客對景區的一個“差評”。讓游客享受品質旅游,方便如廁當是景區的責任所在和題中之義。文旅部提到的“方法”,僅是拋磚引玉。事實上,只要景區有誠心,只要他們真把游客放在心上,辦法就比困難多。
景區廁所,確實需要一場“大建設”,切實解決景區的廁所難題。當然,職能部門發文要求景區整改廁所,還需要有“下文”——檢測。如果一些景區不整改,廁所難題依舊,那么,職能部門可以在景區評級上懲罰,讓景區感到失責的痛。
責任編輯: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