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創新生物種業 賦能鄉村振興?!?月30日,2023年湖北洪山實驗室成果轉化專場活動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行。16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現場簽約金額超1.8億元。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北洪山實驗室主任張啟發教授等相關主管部門、企業、高校及科研單位代表參加活動,并就加快生物育種產業化,發揮人才智力支撐作用,促進產出更多科技成果,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了深入探討交流。
華中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洪山實驗室法人代表姚江林致辭介紹了洪山實驗室在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完善創新創業生態、推動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成效。
湖北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述武談到,此次活動將有效促進生物種業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品種培育的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有機銜接,實現創新與產業的雙向賦能。將全力支持和做好服務,打造良好創新營商環境,讓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武漢市洪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敏表示,要進一步推進校企、院企深度合作,以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以創新鏈打造產業鏈,讓“洪山”成為農業與生命科學領域重要科技創新基地和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
路演環節,6項科技成果項目負責人從項目研究背景、現有成果、項目特色、應用前景等方面,展示了無肌間刺團頭魴(武昌魚)、高產高油優質多抗油菜新品種中油雜41、硒都黑豬新品種、優質抗稻瘟病耐高溫麥茬稻新品種E兩優603、金魚高效繁育和名貴金魚新種質創制以及優質抗病鄂通兩頭烏豬新品種等高質量的農業新成果新技術。
湖北洪山實驗室是湖北省人民政府重點支持建設的獨立法人事業單位,聚焦生物育種領域,由華中農業大學牽頭建設。湖北洪山實驗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旨在進一步促進科技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更好地支撐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將結合湖北省農業產業基礎和發展需要,進一步創造、匯聚高價值農業科技成果,加強與企業合作力度和深度,促進農業產業升級。
本次活動由湖北省知識產權局、洪山區人民政府主辦,湖北洪山實驗室、華中農業大學、洪山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承辦。
作者:徐行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樂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