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概率,小鵬汽車的股東們剛剛度過了無眠的一夜。
7月26日,大眾宣布對小鵬汽車投資7億美元,雙方還將合作開發兩款汽車。這代表著大眾對小鵬技術能力的充分認可,也意味著小鵬有機會進一步獲得大眾資金、渠道、技術等方面的支持。
(相關資料圖)
大眾的認可成為一針腎上腺素,讓小鵬股價一度大漲40%,7月26日當日收盤漲26.6%。
過去半年里,提到小鵬,總是唱衰的聲音居多。倒閉和被收購這樣的字眼往往被和小鵬汽車聯系在一塊。在投資之后,小鵬迎來了久違的好消息。
當然,拿到大眾的投資并非一勞永逸,而且目前雙方具體的合作范圍、大眾究竟能提供多少支持,都還不完全清晰。
錢是最好的訊號,大眾的占股是4.99%,這是股市中非常常見的數字,它意味著離場有著更少的限制,也意味著大眾對小鵬的信任,仍然是有所保留的。
01 大眾對小鵬的信任,值4.99%
在獲得本次大眾的投資前,小鵬在一些討論中淪為一家接近倒閉的車企。
直接原因是其拉胯的銷量。今年一季度,小鵬銷量同比近乎腰斬,連續六個月月銷量無法破萬。
在經營狀況的糟糕和中概股大環境的雙重影響下,小鵬的美股股價從去年年中的35美元一度降到了8美元左右,市值蒸發了約8成——本次大漲過后,它仍然沒有回歸到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的水平。
進入二季度,小鵬的情況并沒有好太多。
被予以厚望的P7i的月銷量困在了5000臺左右,G6的訂單數非常優異,不過根據非官方數據——即友商理想公布的數據,小鵬本月的銷量相比G6發布前并沒有太大的騰飛。
雖然銷量拉胯,但小鵬至少還有技術,這也是大眾汽車投資的核心原因之一。
嚴謹的德國工業似乎并不太適應智能汽車時代,大眾ID系列的車機長期被消費者詬病,急需東方力量的加持。
而小鵬從創建以來從不吝嗇技術投入,今年一季度,小鵬收入近乎腰斬,但依然沒有縮減研發支出,最終導致小鵬的研發占比超過了30%。
連年的投入下,讓小鵬兜里有許多大眾公司需要的好貨。今年剛剛發布了SEPA 2.0「扶搖」平臺。最新發布的,還有第二代智能駕駛系統XNGP,該系統在沒有高精地圖的情況下也具備一定輔助駕駛能力。按照小鵬自己的說法,領先友商1-3年。
除了技術,小鵬仍然具備很強的品牌價值。
無論小鵬的名字好不好聽,這個名字都有著獨特的市場號召力,幾乎每臺新車發布之初的訂單數都不錯,最新的小鵬G6在6月份的訂單數就達到3.5萬臺。小鵬G9在價格還未公布的時候,就獲得了超過2萬個盲訂訂單。再往前,小鵬G3、小鵬P5發布后訂單數也都很快破萬。
這說明小鵬存在一批死忠粉絲,他們可以在不知道價格的前提下發出訂單,是小鵬銷量的下限保障,也是大眾投資的底氣。
不過4.99%的股比,說明大眾的底氣仍然有限。這是一個中國股民十分熟悉的數字,許多上市公司的股東都會卡著這一紅線來持股,因為5%以上再套現就會有公示等限制。同時,5%也是美股監管的紅線。
站在大眾的視角來看,能夠為小鵬傾斜多少資源也仍然未知。
在2022年財報中,大眾披露了下一步的投資計劃:2023至2027年,集團將向擁有最豐厚利潤潛力的業務方向及地區投資1800億歐元,其中超過三分之二將投向電動化及數字化。相比之下,7億美元的預算并不多。
此前,大眾集團旗下的奧迪也宣布于上汽集團合作開發電動車。對大眾來說,類似的投資未來也有可能繼續發生。說白了,對小鵬的投資只是大眾整體計劃中的一部分,小鵬不是第一個合作對象,也大概率不是最后一個。
7億和4.99%兩個數字,意味著大眾對小鵬的認可,也意味著如果小鵬這個隊友不給力,大眾可以相對方便的離場。
02 7億美元夠干啥?
投資投資,最直接的好處當然是錢。
小鵬現在很缺錢。
價格戰正在考驗所有車企的錢包。而非常不幸運的是,小鵬的主要價位在20萬附近,其主要車型P7、P5、G3,以及不久前新發布的G6,都處在價格戰最中心的位置,直接面臨特斯垃、比亞迪、問界等品牌降價帶來的沖擊。
其中,最“沒有底線”,最“喪心病狂”的降價大多處在這一領域,比如深藍和零跑把原本20幾萬的車賣到了15萬級別。
價格戰加上車型更新換代的因素下,一季度,小鵬的銷量直接腰斬,二季度有所恢復,但依然不能破萬。
最終,本應該以逼格取勝的小鵬被迫卷入價格戰的泥潭,小鵬必須在現金流和市場的難題中做出選擇。
小鵬G6就誕生在這樣的難題中。價格公布前,小鵬官網的粉絲還預測這款車的價格會在23.99萬以上。最終其起售價低至21萬,比競品特斯拉便宜了近5萬元。不過根據外界普遍的測算,這款車盈利的難度較大。
簡而言之,G6像是一場斷臂求生。畢竟現金流緊張還可以通過融資來緩解,市場沒了就真的沒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眾的投資算得上雪中送炭。
不過按照小鵬虧錢的速度,7億美元(50億人民幣)也只夠用一個季度。
根據一季度財報,小鵬賬上現金為341.2億元,環比減少了41億元。貨幣現金從去年底的146.07億元降至88.3億元,單季減少57.8億元。
雖然小鵬P7i的起售價提高了,但二季度、三季度還有價格偏低的G6,這款車非常有可能進一步影響小鵬的現金流。小鵬虧錢速度變快還是變慢,還得等下一季度財報發布。
總之,大眾的投資非常及時,但7億也不夠小鵬換到太多銷量。支撐資本市場看好小鵬的更大的原因,顯然在錢之外。
03 “大鵬汽車”被高估了嗎?
技術、渠道,是大眾為小鵬提供的潛在變量。
大眾能提供的技術當然包括發動機,在混動車型上它仍然是重要的零件。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插混是增長最快的新能源類型,高于純電,也高于增程。
但由于缺乏燃油車的相關技術,新勢力很少會選擇插混,比如零跑和理想都采用的是“落后”的增程式。往往是比亞迪、吉利、長城這樣的老車企普遍會用插混。
而大眾的混動技術已經在多款車型上應用,帕薩特、邁騰、途觀等車型早就推出了混動版本,有能力為小鵬提供技術支持。
不過以小鵬電動化、智能化、運動化的品牌調性,推出混動與品牌本身有些相悖,這方面的合作到底有沒有還得打個問號。
渠道可能是“大鵬汽車”最需要的資源之一。有非官方資料顯示,塞力斯給華為分成的大頭也是渠道費用,遠高于技術等服務費,重要性不言自明。
一季度財報透露,小鵬共有425間門店,覆蓋145個城市。在新勢力中這一資源并不差,但和傳統車企動輒上千家的門店數相比,小鵬的渠道覆蓋能力還是差了些。有數據顯示,南北大眾目前的門店數相加接近4000家。
如果小鵬能享受到大眾的渠道,帶來的幫助將是巨大的。不過大眾4S店賣小鵬汽車這事還是過于魔幻,華為渠道對待極狐、阿維塔等車型都尚且沒有完全放開,更何況只占股4.99%的大眾。大眾4S店賣小鵬能否發生,還僅僅處在想象階段。
當然,對于雙方合作的車型來說,進入4S店就容易多了。
本次合作的另一個大頭是2026年推出的兩款合作車型。公告表示:小鵬汽車和大眾汽車集團將基于各自核心競爭力和小鵬汽車的G9車型平臺、智能座艙以及高階輔助駕駛系統軟件,共同開發兩款B級電動汽車車型,以大眾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相關車型預計將于 2026 年開始投產。
和小鵬合作造車,體現大眾對小鵬技術的充分認可,也有機會為小鵬帶來新的收入,小鵬的智能化能力與大眾的基本功結合,充滿著想象力。當然,2026年還是遙遠了點,遠水解不了近渴,彼時哪些新勢力還活著在今天都難以預測。
況且,當下市面上幾款合作的新能源車型,除了問界騰勢以外普遍銷量一般,比如阿維塔、極狐。“強強聯合”的畫面固然美好,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實踐中,其價值還沒有被充分驗證。
小鵬7月26日股價大漲40%后出現的回落,似乎也暗示著市場對投資幫助價值的擔憂。畢竟,小鵬汽車想真正成為“大鵬汽車”,中間的差距不止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