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我年紀大了,使用蹲便器很不方便,有了坐便器就不一樣了。這些助老設施,改到我們老年人心坎里了!”家住上鋼二村的劉阿姨,對小區附近上南路800弄公廁的改造十分滿意。
新區生態環境局介紹,新區今年計劃為25座公廁進行適老化、適幼化改造,涉及陸家嘴、花木、上鋼、張江、川沙、惠南、新場等多個街鎮。截至目前,已經有6所公廁完成了提升改造,還有5所公廁將在7月底前完成改造。
其中,位于上鋼新村街道上南路800弄的公廁已率先于5月完成了全面提升改造,成為浦東新區首座市級標準適老化、適幼化公廁樣板間。公廁內增加了方便老年人撐扶的全流程通行安全扶手、考慮成人和兒童不同身高的高低臺盆、兒童專用小型坐便器、嬰兒護理臺以及方便出入第三衛生間的電動移門等設施。
除了常規的男女廁間和第三衛生間外,公廁還特別設置了市民休息室,并配備了座椅、輪椅、手杖、助行器等用品,為長者、兒童和其他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更為便捷的如廁環境。
市民群眾對改造完的公廁有什么想法?各年齡段人群在如廁過程中有沒有其他需求?目前的公廁改造工作還有沒有不足?不久前,新區市容景觀中心還邀請了附近20余位居民代表來到公廁參觀,并與市綠化市容局環衛處、市質監中心等單位進行座談,傾聽他們對改造后公廁的感受以及其他需求。
包括劉阿姨在內,不少老年居民代表對公廁的改造十分滿意,認為方便了行動不便的老人。有居民提出,希望能夠增加親子衛生間的數量,解決父親帶年幼女兒或者母親帶年幼兒子單獨出行時的如廁問題。還有居民提出,目前公廁的硬件已經相對完善,希望后續的維護保養能跟上,確保公廁環境。
對此,新區公廁管理部門在現場進行了記錄及回應。據介紹,在這25座公廁改造完成后,新區將擁有135座配備親子衛生間的公廁。后續,管理部門也將根據居民實際需求,結合每年公廁大中修項目,盡可能地逐步增加親子衛生間的數量,積極建設城市兒童友好空間。
而針對公廁的后續維護,新區公廁管理部門表示,公廁硬件設施的提升對養護提出了更高要求,后續將加強對公廁一線保潔人員的培訓,提升保潔質量,同時也呼吁市民群眾在使用公廁時自覺愛惜設施設備、維護好公廁環境。
新區公廁管理部門表示,后續將結合居民代表的實際需求和意見建議,對剩余19座公廁的適老化、適幼化改造方案進行優化完善,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繼續把適老化、適幼化改造工作走實走深,切實提升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轉載:浦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