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氧樹脂具備絕緣性能高、結構強度大、密封性能好以及耐化學性好等優良特性,因此常用于涂料、電子電器、膠黏劑等領域,其中用于電子電器領域占比基本維持在30%左右。隨著消費電子及汽車電子等產業發展,電子電器領域對環氧樹脂的需求量逐年增長。
2023年1-6月份,國內華東環氧樹脂E-51(承兌價,送到,含稅,桶裝,汽運,下同)均價為14840.24元/噸 ,較上年同期下跌43.99%。
上半年環氧樹脂市場呈現弱勢向下波動的走勢,成本端支撐走弱以及供強需弱的基本面共同施壓市場。下半年,需求端在“金九銀十”的傳統消費旺季預期下或將有階段性增長,但考慮到環氧樹脂市場下半年供應或將繼續增長及需求端提升有限,因此整體預計下半年環氧樹脂市場低位區間震蕩,或存階段性上漲行情,但價格上行空間較有限。
(資料圖片)
2023環氧樹脂的需求量逐年增長
據生意社監測,環氧樹脂市場4月中上旬持續低迷,臨近月底受原料推漲影響,破局上漲。月底華東地區主流商談價格在14200-14500元/噸凈水出廠,黃山固體環氧樹脂市場商談價格在13600-14000元/噸,最后一周上調500元/噸左右。生意社認為5月上旬環氧樹脂市場先維持堅挺上行態勢。環氧樹脂主要原料雙酚A和環氧氯丙烷短期仍高位運行,成本面仍有一定支撐。
供應面看,市場整體庫存壓力不大,工廠和貿易商持續挺價心態仍存;樹脂廠家節前訂單增加,節后陸續交付,需求面持續穩定。而5月底市場存下行風險,供應端東營赫邦8萬噸/年液體環氧樹脂裝置在持續提負中,投入市場量增加;浙江志和10萬噸/年環氧樹脂新裝置投料試車運行;江蘇瑞恒18萬噸/年裝置重啟,供應面持續增加,需求面難有較大改觀。綜上所述,5月份國內環氧樹脂市場或呈現先揚后抑的態勢。
環氧樹脂整體開工呈現下降趨勢
一季度,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周度開工負荷呈現震蕩后持續走低趨勢。從圖2可以看出,1月份環氧樹脂開工負荷逐漸下降后上升,主要是由于春節假期期間,部分環氧樹脂工廠停車檢修或低負荷運行,后又假期結束開工逐漸提升至正常水平,但進入2月下游多消化前期庫存原料,繼續采購積極性不高,環氧樹脂生產企業出貨不暢,庫存緩慢增加,出貨承壓下開工負荷逐漸降低。
一季度環氧樹脂價格震蕩下行。截至3月27日,華東地區液體環氧樹脂E-51價格在14400-14900元/噸大桶承兌送到,均價14650元/噸,較2022年底均價(15700元/噸)跌1050元/噸,跌幅為6.69%。截至目前,一季度市場最低價14650元/噸,最高價16150元/噸,價格振幅9.29%。一季度市場價格漲跌節奏主要受終端及下游需求影響,一季度下游整體需求表現不佳,生產企業新單出貨受阻,交投重心走低。
2023年一季度,主要原料雙酚A整體低位運行,截至3月27日收盤價格9300-9400元/噸,較去年12月底價格下降6.5%;另一主要原料環氧氯丙烷價格弱勢波動,截至3月27日收盤價格8400-8500元/噸,較去年12月底價格下降1.17%。在環氧樹脂E-51中原料雙酚A單耗大于環氧氯丙烷,環氧樹脂E-51價格走勢與雙酚A更加貼近。一季度,中國環氧樹脂E-51毛利整體空間較小。一季度(截至3月27日),環氧樹脂E-51季度平均毛利246.62元/噸,較去年四季度平均毛利下降19.24%。
國內環氧樹脂市場持續疲軟,一方面產品訂單較少,需求端不佳,廠家連續下調,另一方面雙原料低迷且不斷下探,截止目前雙酚A市場報盤在9100-9400元/噸。樹脂工廠延續讓利出貨,下游無明顯改觀,實單交投少聞,關注場內成交情況,預計短期市場維持當前狀態。
華東液體樹脂市場疲軟,主流商談價格在14100-14800元/噸桶裝出廠,黃山固體環氧樹脂市場清淡,價格商談在13500-13800元/噸,實單依舊不足,下游需求低迷延續難有改觀。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環氧樹脂行業深度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輕質、高度耐用的纖維增強環氧復合材料由嵌入聚合物基體中的玻璃纖維或碳纖維組成,是對制造汽車、船舶、飛機和風力渦輪機葉片至關重要的高性能材料。
到2025年,每年將由大約25000噸的風電葉片到達其運營期限。傳統上,由于環氧樹脂的化學特性,風力渦輪機葉片很難回收,因為環氧樹脂是一種彈性物質,且被認為是一種不可能分解成可重復使用的成分。環氧樹脂不可生物降解,焚燒時會釋放有毒氣體,最終導致填埋成為處理它們的主要途徑。
由于效率低下和不可持續,風力渦輪機葉片的填埋已被多個歐洲國家禁止,預計以后還會有更多國家實施。因此,對環氧樹脂及其復合材料可行的回收策略的需求迫切。
美國瀚森、道生天合、上緯新材等6家企業占據中國風電環氧樹脂市場主要份額,2019年CR6達67.05%。聚氨酯、尼龍材料性能優于環氧樹脂,未來在基體材料領域滲透率有望提升。
中國風電環氧樹脂市場主要份額
近幾年,我國近海風電資源開發利用已趨近飽和,而目前全球70%的潛在海風資源位于水深大于60米的深水海域,由淺海邁向深遠海,正在成為全球海上風電布局的方向。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22年國內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為37.63GW,同比減少20.9%,主要是由于經過搶裝潮后2022年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短暫進入階段性低谷期;2023年一季度,國內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為10.40GW,同比增長31.65%。其中,3月新增裝機量達到4.56GW,同比增長110.14%,反映出當前風電裝機需求的向好趨勢。
進入4月以來,山東、福建、廣東、浙江等地區海上風電開工明顯,國電投山東900MW項目核準、華能廣西競配型項目發布詢價公告。機構預計,廣東、福建、江蘇等地從下半年開始陸續會有競配項目推出。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全球能源結構重塑,風電成為推進能源轉型的重要抓手,疊加風電項目自身經濟性的驅使,風電行業已逐步進入成長新周期。
4月12日,國家能源局印發《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其中提出,穩妥建設海上風電基地,謀劃啟動建設海上光伏,大力推進分散式陸上風電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科學設置各省(區、市)的消納責任權重,全年風電、光伏裝機增加1.6億千瓦左右。
中銀證券認為,當前已招標未并網風電項目存量空間較大,足以支撐2023年風電新增裝機量實現快速提升,全年新增裝機量或有望達到90GW~100GW。
廣發證券預計,2023年風電裝機量預計在70GW~80GW,其中海上風電預計裝機10GW左右,招標量會達到13GW~14GW,樂觀情形下可達20GW,主要原因是去年招標多但開工不理想、有項目積壓。今年實際落地開工的會更多,預計同比增長40%,海上漂浮式風電也在持續推進。
《2023-2028年中國環氧樹脂行業深度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