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宇宙”概念火爆互聯網科技圈。在A股市場,“元宇宙”概念股集體爆發。與此同時,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入該賽道。最近,杭州一家芯片設計公司因其業務與“元宇宙”相關,一舉獲得近2000萬美元的融資。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據悉,“元宇宙”一詞源于1992年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尼奧·斯蒂文森撰寫的科幻小說《雪崩》,書中描述了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網絡世界——元界,所有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個網絡分身。在這個元界里,人們可以在其中進行真實的社交和工作。
這大抵可以解釋“元宇宙”概念,如果再用影視作品補充解釋的話,熱門電影《頭號玩家》和《失控玩家》展示的也是“元宇宙”世界。
今年,“元宇宙”這個概念從國外到國內,一下子火了起來。今年年初,沙盒游戲平臺Roblox攜“元宇宙”概念在紐交所上市,首日市值就突破400億美元。今年7月,臉書CEO扎克伯格公開表示,2025年前臉書將全面向“元宇宙”公司轉型。國內的互聯網巨頭騰訊、字節跳動也紛紛收購相關項目。其中,字節跳動以90億元成功收購VR創業公司Pico(青島小鳥看看),字節跳動的這一收購舉動,也被視為其正式入局“元宇宙”的標志。
“元宇宙”正在成為“吸金”代名詞,行業內投資事件明顯增多。數據顯示,今年6月,VR、AR、AI領域共有融資并購事件27筆,該領域與“元宇宙”密切相關。
最近,芯片設計公司浙江豪微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Nano Labs宣布完成近2000萬美元的股權融資。據介紹,Nano Labs致力于為“元宇宙”提供基礎設施支持,公司開發的高吞吐內存芯片、高性能計算芯片可應用于數據中心、超級計算等領域,為“元宇宙”中的各個場景應用賦能。
目前,游戲是“元宇宙”率先落地的應用領域。一位游戲行業從業者表示,除了數家A股上市公司外,也有很多創業公司在布局這一領域。不過他認為,“元宇宙”的定義暫不清晰,從技術角度看現在還是“史前時代”,未來“元宇宙”會變成怎樣實屬未知。雖然很多有想法的游戲公司都打算進軍,但需要投入的時間、成本肯定都很多。
德鼎創新基金合伙人王岳華也認同這個觀點,他認為,現在“元宇宙”概念屬于起步階段,可以多嘗試。但整個產業賽道其實相當寬泛,從硬科技到內容,從內容再到應用服務,再到新業態的互聯網公司等,于投資人而言,可以選定自己擅長的細分領域切入。
(商報記者 徐歆婷 實習生 熊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