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滬市在周二最高摸至3723點,離今年最高3731點僅一步之遙,然后就是大幅回落,當天一根大陰線,讓不少人覺得在遺憾之余感覺圖形上像雙頭,而且當天早盤漲勢不錯,為什么到了下午反而發生跳水一幕呢?有人說,因為中國石油當天大幅拉高,明顯是掩護其它板塊出逃,所以根據“慣例”只要中國石油拉升,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出逃,于是我們看到當天火熱的周期股確實紛紛大挫,大A 一時烏云籠罩。
說起中國石油,資深股民們都有說不出的痛。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掛牌上市,發行價格是16.7元,首日最高沖至48.62元,上市即巔峰,其市值一度達到了8.89萬億元,創下大A史上市值最高紀錄,至今沒有哪家上市公司能超越,與當年歷史巔峰相比,中國石油市值后來大幅縮水萬億元,投資者損失慘重。然而,我們細心觀察近來的盤面,本周前三天,中國石油不是偶有上漲,而是連拉三根中長陽,且放出大量,9月以來最高漲幅已超20%,這是非常少見的,也是異乎尋常的。如果用老的思維方式考量中國石油的表現,這一次可能會判斷失誤。
事實上,這次中國石油的上漲是有基本面支持的。2021年半年報顯示,中國石油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2萬億元,同比增長28.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30.37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299.83億元,實現了扭虧為盈。有機構報告指出:上半年受全球經濟持續向好、OPEC+繼續實施石油減產等因素的影響,國際油價震蕩上行,其中布倫特和WTI現貨平均價格同比分別上升63%和70%,報告期內中國GDP同比增長12.7%,成品油、化工產品、天然氣市場需求大為好轉,受此影響,中國石油的銷量和銷售價格也同比上升,這是公司業績大增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報告期內還完成了昆侖能源等管道資產的剝離,獲得了部分收益。而從更廣闊的角度看,國際油價連續第三周上漲,紐約原油期貨為7月以來最長一次上揚,在約兩周前的颶風艾達之后,美國每天超過100萬桶的海上石油產量仍然沒有恢復。同時,路易斯安那州煉油廠正在恢復運營,這增加了對原油的需求。
說到底,本輪中國石油股的上漲,一方面是全球貨幣寬松政策及經濟加快復蘇致使上游資源價格不斷上升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需求的增加進一步推升了石油價格,今年以來ICE布油和紐約原油都有不俗的表現。所以最近中國石油的上漲不是為了掩護什么機構出貨,也不是為了給大A護盤,她就是有了內生的上漲動力。而這個動力同樣離不開現在大A 最火的題材——新能源的加持。
中國石油董事長戴厚良曾在2021年中期業績會上透露,下半年公司將大力發展油氣和新能源業務,2035年左右天然氣和新能源業務將占到該公司業務總量的三分之一。下一步,中國石油將設立新能源研究院,全面研發新一代新能源技術、著力研發CCUS成套技術等,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等。
二級市場上,現在已經到了只要上市公司發個公告說自己與新能源產業沾邊,那股價怎么地也要地動山搖一番,何況中國石油作為我國最大的油氣生產和銷售商,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本身就自帶新能源光環,若搞氫能、儲能、光伏等新能源,哪樣不是中國石油可以干的?據悉,目前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央企業已經在制定包括制氫、儲氫、加氫、用氫等全產業鏈的布局,也取得了一批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的成果。而身為“排頭兵”的中國石油“老樹發新枝”,也在其下半年業務展望中明確將繼續“推進光伏加油站、充換電站、加氫站、綜合能源服務站建設”。
除了中國石油的公司基本面正在起變化,中國石化也一樣,中國石化目前氫氣年產量已超350萬噸,約占全國氫氣產量的14%,并在廣東、廣西、浙江、上海、北京、重慶、河北等地建成多個油氫合建示范站,向廣東、上海累計供氫均超200噸。今年大A中漲勢最好的股票是上游資源板塊,不少個股都是成倍地上漲,而“兩桶油”作為名副其實的上游資源股若未來被資金熱烈追捧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由此,站在本周股指大挫、滬市跌至3600點位置時要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的上漲具有持續性,那大A的股指會漲到什么位置?4000點,5000點,還是6000點?抑或更高?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讓未來幾個月或者明年來回答吧!
(韓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