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漲幅喜人的周期股近期突然不香了。昨天,周期股深度回調,有色金屬、鋼鐵、化工、海運板塊領跌,稀土概念股幾乎全線跌停,神火股份、陽煤化工、五礦發展、鄂爾多斯等多只周期股跌停。消息面上,近期江蘇、廣東、浙江、遼寧等地推出限電措施,一些高耗能行業生產受到一定影響,被迫減產或停產。
周期股上演跌停潮
昨天,周期股深度回調,有色金屬、鋼鐵、化工、海運板塊領跌,稀土概念股幾乎全線跌停,霸屏跌幅榜,最慘的稀土指數跌近10%,包括北方稀土、五礦稀土等滿屏跌停。磷化工指數也跌超9%,滿屏跌停。神火股份、陽煤化工、五礦發展、鄂爾多斯等多只周期股跌停。千億大白馬如中國鋁業、中遠海控也被砸跌停。
有觀點認為,限電或成壓倒周期股行情最后一根稻草。近期,多家上市公司通過互動平臺、公告發布公司業務受影響程度。*ST澄星股價連續3日跌停、天原股份昨日接近跌停,神火股份連續兩天跌停,云鋁股份股價近幾日也跌去30%。有分析人士稱,A股部分公司股價持續大跌主要還是受負面情緒影響。
事實上,今年大部分時間,化工、有色和鋼鐵等板塊產品價格上漲,刺激上市公司股價大漲,多數公司股價刷新歷史新高。記者注意到,以采掘板塊為例,今年以來,兗州煤業大漲225%,ST平能、潞安環能、華陽股份、昊華能源、冀中能源、山西焦煤、山西焦化、蘭花科創等股價均實現翻倍。所以,對于近期周期股大幅深調,有股民直言“股價漲多了自然會跌。”
的確,昨天周期股滿屏跌停并不是第一次,風險早已在悄悄集聚。中秋節假期前兩個交易日,周期股集體啞火。9月17日收盤時,據wind數據顯示,當天煤炭指數下跌4.52%、鋼鐵指數下跌4.44%。之后,貴金屬、石油化工指數跌幅也超過了3%,基本金屬指數跌幅達2.48%。
周期股是否見頂了
昨天的大跌,讓不少悲觀者認為,周期股漲到頭了。也有樂觀者認為,最強周期仍在繼續,每一次大牛市都伴隨著深度回調,而且回過頭來看,回調正是上車機會。
長城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向威達表示,隨著大盤指數和相關行業股價到達歷史高位,在近期電解鋁等國際金屬、能源小金屬、煤炭以及部分基礎化工的價格加速上漲的同時,周期以及三大產業鏈的股價高位放量震蕩,說明商品和股票的大幅上漲引發了比較劇烈的市場分歧。他認為,周期股上漲最根本的邏輯是在“雙碳”大背景下相關產業未來的產能擴張會越來越受限,政策門檻越來越高,而需求還在持續增長——即產能和供給在做減法,而需求在做加法,這樣的格局必然推動相關產業價格持續上漲。未來較長時期很可能還是以震蕩上漲為主要格局。
那么,持續上漲的周期股還有投資價值嗎?向威達提醒投資者,如果短期內商品價格上漲節奏過猛,也應當注意三個潛在風險。一是政府行政干預可能,二是碳減排節奏調整,三是下游制造業和需求的收縮。
作為今年周期板塊的堅定看多方,開源證券表示,鋼鐵、煤炭、鋁等周期股已成為當下市場新共識。今年傳統周期行業的漲幅遠超其他行業,背后深層次的因素并非簡單的短期供需變化,而是能源轉型過程中社會呈現的必然規律,伴隨政策約束與企業自我預期,大量傳統行業即使現金流充裕,也正在大幅縮減對于傳統業務的資本開支,轉而投向新能源相關產業鏈中。本輪對于資源類企業的重估將是“歷史級別”的,看好油氣、有色(黃金、銅、鋁)、鋼鐵、煤炭,以及船舶制造、化纖等細分領域。
信達證券曾在8月份發布研報多次提示,周期股還有第二波機會,并且預計第二波周期股行情的持續時間在兩個季度左右。
(記者 潘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