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二輪“港元保衛戰”開啟:香港金管局周四再買入19.63億港元)
摘要:據路透社,香港金管局在周四(5月17日)美股午盤時,再度出手買入19.63億港元。截至目前,自4月12日港元匯率首次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以來,香港金管局已17次入市維持匯率,累計買入了643.64億港元。
自本周二香港時間11:47起,港元兌美元多次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香港金管局在時隔近一個月后頻頻出手購入港元,捍衛聯系匯率制度。
據路透社,周四(5月17日)美股午盤消息顯示,香港金管局再度出手買入19.63億港元。自4月12日港元匯率首次觸及7.85的弱方兌換保證以來,香港金管局已17次入市維持匯率,累計買入了643.64億港元,預計令衡量港幣流動性的指標——港幣銀行體系總結余降至1154.37億港元。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本周香港金管局已分4次共買入130.32億港元。其中,5月15日買入15.7億港元,創4月18日以來首次。5月16日美股午盤買入47.89億港元,同日美股收盤后近一個半小時的消息顯示,這一購買金額增至94.99億港元。
(注:圖片中沒有包含周三美股收盤后和周四美股午盤時買入的港元金額)
(注:上圖來自金融博客Zerohedge,包含了美股時段本周最新買入港元的紀錄)
在周四美股午盤再度傳來購入港元的消息后,港元兌美元匯率脫離7.85下限,但交投于7.8498,依舊接近33年新低。從本周經驗看,不排除香港金管局在周四美股收盤后再次買入港元的可能性。
彭博社援引華僑永亨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Carie Li表示,香港金管局可能需要收回更多流動性,本周內推動港幣銀行體系總結余邁向1000億港元大關。但下周港幣料將贏得反彈,因為融資需求通常在月底增長。
他認為,6月流動性會進一步趨緊,除了美國預計會加息,小米和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IPO也會吸納一定港元,香港銀行業也將提升存款利率,或對樓市不利。今年香港樓市增速可能放緩,甚至是迎來盤整。
港美利差沒有顯著收窄跡象 令港元持續承壓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 港元匯率始終徘徊在7.85邊緣,或與港美利差依舊沒有收窄跡象有關。隨著港元與美元息差走闊,市場出現套息活動,今年以來持續壓低港元匯率。路透數據顯示,港元兌美元現貨匯率由1月初的約7.81港元兌1美元,轉弱至4月中旬的7.85港元兌1美元。
據路透香港,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周二表示,港元1個月拆息回軟、與美元息差走闊近1%,導致港元匯率偏弱;若息差持續,將隨時觸發弱方兌換保證操作。
據香港銀行公會最新統計,截至香港時間5月17日(周四)早11點15分,香港銀行同業拆息1個月期HIBOR雖然持續不足1%,但報0.99217%,較周三的0.97753%回升,更接近周二的0.99299%,與1個月期美元LIBOR利差走闊程度從96個基點降至94個基點。
陳德霖周二曾表示,每當金管局承接港元沽盤后,總結余會收縮,港美息差就會逐漸收窄,從而減低資金流出港元的誘因和規模,令港匯穩定下來。
他指出,去年美國經濟表現理想,但美元兌一籃子貨幣貶值。今年美國加息預期升溫,美元不會繼續轉弱,而是可能變強,從近期阿根廷、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面對資金外流和匯率壓力可見一斑。
港幣匯率承壓,確實與本周美元指數走強有關。周二美元指數曾上漲0.8%,刷新2017年12月27日以來高位至93.46;周三美股時段延續漲勢,交投93.50,周四維持在93.44高位處。
華夏時報網曾援引美銀美林新興亞洲固定收益、外匯策略師Ronald Man的研報稱,當香港銀行體系總結余降至1000億港元時,才會對LIBOR產生實質影響,不少銀行將其視為銀行自身加息的門檻,將使港元利率開始與美元利率趨合。
香港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4月19日對《第一財經》表示,銀行總結余在一周內從1800億港元減少至1300億港元左右,看上去令很夸張,但銀行間流動性不只是1000多億,除了銀行結余,還有銀行間票據可以到金管局兌換流動性,外界根本無需擔心,也未發現大規模沽空港元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