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債券頻違約債基受挫: 多只債基募集失利、 個別債基跌近五成)
債市不平靜。2018年以來,多只債券相繼違約,頻次和金額都創出近年來的新高。
受此影響,主投債市的債券型基金發行遇阻,募集失利情況密集出現。今年以來發行失敗的10只基金中,債券型基金多達6只,且合同失效公告發布日期均集中在4月至5月。
與此同時,受信用債違約風波牽連的債券基金越來越多,踩雷嚴重者年內凈值跌幅已經接近50%,更有基金公司旗下債基集體大跌。
債市震蕩基本面持續之下,債券基金發行的低迷局面或難扭轉。
債基“踩雷季”
5月21日,東方園林發布公告稱,東方園林原定發行10億元公司債,分兩個品種,最終品種一僅賣出5000萬;而品種二則無實際發行規模。
東方園林原計劃將其中5億元用于償還之前的一筆債務,即今年5月22日到期的超短融17東方園林SCP002。然而,由于此次發債規模不達預期,東方園林“借新還舊”的計劃落空。不過,東方園林5月22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按期兌付了17東方園林SCP002。
5月22日上午,一家配置了該只債券的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其公司對17東方園林SCP002的配置比重較低,即便該債券違約對基金凈值也不會有太大影響,但看到東方園林發債的消息還是有些擔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有基金公司對17東方園林SCP002的配置比在10%左右,如若該債券不能按時兌付,受到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不過,該債券最終順利兌付,意味著此前配置該債券的債券基金“避雷”成功。
最近幾個月以來,由于信用違約事件的頻發,不幸“踩雷”的債基接連出現。例如華商基金旗下就出現了多只債券基金連續多次踩雷的罕見情況,引起市場關注。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5月21日,有4只債券基金年內凈值跌幅在15%以上,平均跌幅高達27.46%。這四只基金凈值的大跌,均是由“踩雷”所致,按跌幅大小排序依次是中融融豐純債A/C、華商雙債豐利A/C、華商穩固添利A/C和華商信用增強,其中中融融豐純債A/C跌幅超過47%。
北京一位固收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整體來看債基踩雷還只是個別現象,但依然值得警惕。因為出現了多只債基因為頻繁“踩雷”導致凈值大幅下滑的現象,這在公募基金歷史上十分少見,應當注意激進的配置策略與當前債券市場風格的矛盾。
頻現募集失利
債基受信用風險擾動的同時,債券基金的發行也陷入低迷局面。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5月債券基金成立數量和發行規模較此前幾個月份出現了明顯下滑。
按基金成立日來看,1月至4月成立的債券基金數量分別為19只、20只、41只和20只,發行規模依次是378.94億元、186.4億元、624億元和254.22億元,平均月成立規模為360.89億元。而截至5月21日,5月有13只債券基金成立,發行規模僅為67.67億元,平均發行份額僅為5.21份,是今年以來最低的月份。
與此同時,債券基金募集失敗的案例不斷增加。5月19日,興銀瑞福定開債發布了關于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成為今年以來第6只募集失敗的債券基金。該基金是一只機構定制型基金。
據統計,自去年4月嘉合睿金定開基金募集失敗以來,公募基金發行失敗的案例不斷增多。截至5月22日,公開發布基金不能生效合同的基金達到17只。
其中,僅今年就出現了10只,除了前述興銀瑞福定開債外,還包括信達澳銀鑫和債券、中銀證券安頤債券、長信穩尚三個月定開債發起式、金元順安桉裕純債、金元順安桉和純債、民生加銀豐益混合、泰達宏利創富混合、國壽安保穩祥混合和興銀瑞景靈活配置混合。
上述基金主要以債券基金或偏債混合基金為主,其中6只募集失敗的債券基金均是在4月和5月發布了基金合同失效公告。
對于債券基金接二連三募集失敗的情況,華南一位公募固收人士向記者指出,這有多重因素疊加的原因。
首先,債市在經過近一個季度的反彈修復后,悲觀氣氛已明顯減弱,但仍處于震蕩波動狀態,且有一定下行風險。其次,債券供應放量以及去杠桿背景下信用風險上升,對債市構成一定壓制。再者,今年資金面偏緊,市場利率不低,對基金公司而言尋找幫忙資金成本太高。即使找到了幫忙資金,若后續表現不行,也可能在幫忙資金退出后面臨清盤風險。
事實上,近期就有部分存量債基選擇了延期募集或清盤,其中定開債就是最為突出的品種。這與定開債基的杠桿優勢在當前市場環境較難發揮、較差的流動性有一定關系,部分基金清盤還與業績有關。
據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8只定開債券基金選擇清盤,其中今年2月9日才成立的華安豐利18個月定開債,就于5月11日發布了召開終止基金合同持有人大會的第二次提示性公告。此外,亦有債基選擇轉為普通債券基金,或修改基金合同調整開放頻率等。(編輯:楊志錦,如有意見或建議請聯系:yangzj@21jingji.com)